一日七日專精進
此明上上品修業時節也。
舟讚上中品讚曰:一日七日俱迴向。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七日之中乃得見佛
初一日一夜華合不見佛,華開後七日之中得見也。
問:華開已後應時即得見,何云七日之中得見。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應知
此指淨土真證境界以云應知。
謂生彼國者,得延促智念劫相即,(一念即無量劫,無量劫即一念。)自在無礙。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紫金臺如大寶華經宿則開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
如諸師解,以紫金臺與大寶華為一華臺,華開臺現,其色紫金,名此金臺。
行者坐已華臺葉還合,名大寶華。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明受法不定或得讀誦不得讀誦
經說不必故,作此解。
問:前科云受法不同。今云不定,有何由也。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還到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
梵陀羅尼,此言總持。大乘義章十一廣明四種總持,此中正示聞忍二種。
一聞總持。謂聞教法即能憶持永不忘失,名聞總持。所聞教法無量,聞持亦無量,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明標定所歸之國
科釋生彼國時一句。楷以所歸言為還歸之義。
彼正文曰:翻迷所歸本國故也。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
經說一日乃至七日,正明從少(一日)向多(七日)之義。卒見則似少限一日,
多限七日,今準願文一念十念,以明從少向多義廣。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即薰成三賢十地萬行之智慧
法者,大乘諸經典也。
言三賢(十住、行、迴向。)十地者,舉三賢攝十信。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由人位定故自然轉成
此轉釋成菩薩戒義。
既說讀誦大乘,又說修行六念,是大乘人其位既定,故云位定。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此三心亦通攝定善之義應知
此亦二意。
一約諸行,定善之義者,謂令定觀行成淨業之義,若不具三心則所修定善不得成淨業。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言迴向者生彼國已還起大悲迴入生死教化眾生亦名迴向也
此明還相利他迴向。
生彼國已者,往相自利也。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喻迭相惑亂及自造罪退失
問:相惑之言似言互惑亂,今但他作惑亂,相字當云何消。
答:迭之字若作互者,(互交互也)則成自他相惑之義,今文作迭,迭者更也。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迴諸行業直向西方
此合喻文勿卒看過。
人行道上直向西者,謂行白道上直向西岸也。然上喻中自有兩重。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言水火二河者即喻眾生貪愛如水瞋憎如火
文中愛言與憎反對。又嗜好名為愛,如言愛金愛酒。
貪者,染著順情諸境無厭名貪。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言群賊惡獸詐親者即喻眾生六根六識六塵五陰四大
問:上喻云群賊惡獸競來欲殺,今云詐親,其語稍異有何由也。
答:楷解言,詐親即是欲殺故也。又違境易遮,故上先說之。(欲殺)順境難防,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人雖聞喚聲亦不迴顧一心直進念道而行須臾即到西岸
永離諸難善友相見慶樂無已
此明直進到岸慶樂。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人既聞此遣彼喚即自正當身心決定尋道直進不生疑怯退心
明聞遣喚進道不退。
言此遣者,即喻釋迦發遣教也。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此念時東岸忽聞人勸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
喻義如文。
作是念時者,喻宿善開時。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岸相去雖近何由可行
由者,如言由陸而行,不可由二河得行至西岸。(恐溺燒故)
不可由中間白道而得行,(其道狹少所濕燒故)更何為由可得行耶。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