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蓮如上人文鈔 (352)
- Nov 06 Mon 2017 22:00
御一代記聞書 七十一
- Nov 04 Sat 2017 21:00
御一代記聞書 七十
在別的宗派裡,名號的書法字不如佛像的繪畫,佛像的繪畫又不如木刻的佛雕像。
在真宗,木刻的佛雕像不如佛像的繪畫,佛像的繪畫又不如名號的書法字。
一般的世人,會把希有的、困難完成的認為珍貴,所以會特別的重視,比較喜愛。
- Oct 30 Mon 2017 21:00
御一代記聞書 六十九
- Oct 26 Thu 2017 21:00
御一代記聞書 六十八
一度之誓願(ちかい(chi ka i ),誓い),是一生(一期)之誓願。
一度之用心(たしなみ(ta shi na mi),嗜好成癖、用心),是一生之用心。
理由是,一旦就那樣命終的話,就成了一生的誓願。
- Oct 23 Mon 2017 21:00
御一代記聞書 六十七
- Oct 19 Thu 2017 21:00
御一代記聞書 六十六
最摰愛的人,莫若妻與子。如果不能引導妻子小孩進入佛法,那是一種羞恥。
不過話雖如此,如果缺乏宿善,這也是做不到的事。那麼,自己起碼可以先救自己吧?
最理想的家庭生活,對一位念佛人來講,他想要他的伴侶有和他相同的興趣。
- Oct 17 Tue 2017 21:00
御一代記聞書 六十五
如來「調熟」(しつらふ(Shi Tsu Ra Fu),arrange our mind)眾生,
是說如來讓眾生的心仍留著原來的樣子,然後加之善心;
而不是先將我們的污濁的心拿掉,換成如來的智慧。
- Oct 13 Fri 2017 21:00
御一代記聞書 六十四
- Oct 11 Wed 2017 21:00
御一代記聞書 六十三
- Oct 07 Sat 2017 21:00
御一代記聞書 六十二
- Oct 03 Tue 2017 21:00
御一代記聞書 六十一 之 一
所以在《歎異鈔》有一段引述自聖人的話,說言:
在於親鸞,但信受善知識之教,單單念佛,蒙佛救度之外,別無仔細也。
善知識所指為法然上人,為專修念佛,但說言單單,就是要捨棄經所說一切念佛功德,
- Oct 01 Sun 2017 21:00
御一代記聞書 六十一
法敬坊(順誓)總是愛談安心,而且一定會引用善導大師的「言南無者」( 六字釋)。
蓮如上人勸誡他說:「講『安心」的話,應該要更簡潔。」
經上說布施功德,而說法布施最殊勝,何謂法布施:善問、善答。
- Sep 27 Wed 2017 21:00
御一代記聞書 六十 之 一
在第十八願成就文說:信心歡喜,乃至一念。這個信心,是成就往生的具要。
而這信心,乃是第十八願願文中:至心信樂,欲生我國。這三心的集合。
也是《觀經》所說的發三種心:至誠心、深心及迴向發願心,此三心的結合。
- Sep 25 Mon 2017 21:00
御一代記聞書 六十
- Sep 23 Sat 2017 21:00
御一代記聞書 五十九 之 二
「勿輕己靈」不應該也不可以輕視自己,要知道自己有可以往生成佛,這一點很重要。
我們雖然是凡夫人,但是得往生者,也就是我們這凡夫身,蒙佛之攝取不捨之力故。
眾生都得往生,這是佛願所稱,佛願說「十方眾生」,所以諸有眾生依願皆得往生。
- Sep 16 Sat 2017 21:00
御一代記聞書 五十九 之 一
善導和尚勸我們二種深信,一方面信自己是生死凡夫,常沒常流轉,
沒有出離之緣,好不容易遇上了阿彌陀佛的願力,應當無疑無慮的信入得往生。
假如這一點不能認清,也就是不知道自己至今還在沉淪於五道,沒有因緣出離。
- Sep 15 Fri 2017 22:18
御一代記聞書 五十九
沒有任何人會思自己是惡者,一個也沒有。而這正是親鸞聖人所告誡我們的:
除非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深深反省,翻轉我們的心念,否則我們將長時沉淪於地獄之中。
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我們不知佛法之深。
- Sep 14 Thu 2017 21:00
御一代記聞書 五十八
- Sep 12 Tue 2017 21:00
御一代記聞書 五十七 之 三
上面講的信自,如果照《彌陀要解》的解讀,那就要走自力的路,與他力法門無關。
所以會信不成就,就是自己認為自己行,對佛的願力挑三揀四的,想幫佛一點忙。
這樣一來,本來應當是安安心心,領納佛所賜的信心,成就往生,成就佛道的安心事。
- Sep 10 Sun 2017 21:00
御一代記聞書 五十七 之 二
藕益禪師在他所著的《彌陀要解》把信分為六信,其一者信自,說言:
信自者:信我現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團,亦非緣影。豎無初後,橫絕邊涯。終日隨緣,
終日不變。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我雖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