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之誓願(ちかい(chi ka i ),誓い),是一生(一期)之誓願。
一度之用心(たしなみ(ta shi na mi),嗜好成癖、用心),是一生之用心。
理由是,一旦就那樣命終的話,就成了一生的誓願。
人生得逢淨土一法,而能蒙佛之攝取不捨,實在是難得希有,應是一期一會之大事。
人的一生,說他是百年、百歲,來到這世上為人,我們稱他為一期,就是一生的意思。
這一生,從哇哇落地開始,經過牙牙學語,學習如何生活,如何謀生,結婚成家立業,
建立家庭後,有了子女,教育子女,或許可以含飴弄孫,退休享受終老,這樣過一生。
這是正常的人生,也是所有的人所希望有的人生,但是僅僅是在今生的追求上。
難到我們來這世界的目的,就是來報到,走一遭,刷個曾經來過,就這麼簡單?
人生並不是只有這樣,不是就是來走一遭,頂多是傳宗接代,不是這樣的。
我們說眾生是業報身,是集眾業而來受生的,沒有任何的例外,沒有業緣的是不來的。
而且想來或不想來,這些都不是眾生自己能作主的,是依照業的牽引,沒有自由的。
唐代的李源和圓澤禪師的三生時的故事,也就講來生受生的事,逃也逃不了。
圓澤禪師知道他的下一生去處,但是他一直抗拒不去受生,但是無法抗拒好有的邀請。
只好往那一處去,所以他說:「一個人的行動是不由自主的阿!」
到了他下一生的生母處,他的生母已經等他三年,他也只能依業受生,無法逃避。
他與好友李源約定,十三年後在杭州天竺寺見面,為了取信,他以新生兒現微笑取信。
受生後沒多久就去逝,十三年後在杭州天竺寺,為一牧童,來和李源相見而不見。
騎在牛背上,手拿竹竿敲牛角,緩緩行來,唱曰:
「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
「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山川尋己徧,卻回煙棹話瞿塘。」
從此,人們就稱天竺寺外,李源和圓澤禪師會面的那片大石為「三生石」。
圓澤禪師或許有神通,可以知道未來世,也想要去逃避、避免後生,但是還是無法避免。
他還是要去受生,因為這一切都是因緣業力所遷,縱使你有神通又如何,抵不過業力。
認清這一點,才不會太掙扎,太自以為是,認為自己可以,我有能力,可以與天爭。
再看看示尊的大弟子,神通第一大目建連,我們來看看他以神通做的事情:
琉璃王因為積恨要滅釋迦族,大目建聯為了保護釋迦族,用他的缽裝了五百釋迦族人,
將他們暫時送到忉利天宮保護,等琉璃王走後,就上天宮取回缽,但缽中人都已成血水。
業力使然,他們本應在琉璃王來時被滅,就是送至天宮,仍然逃不過業力,這是一。
有一天他定中看見他母親在餓鬼道,受盡飢餓之苦,所以拿了食物給母親吃,
到口化為炭火,無法食用,用盡神通力仍然無法,回去求釋尊,釋尊告知亦無能力。
就告訴他有一法可行,今天正是夏安居結束,眾僧法喜充滿,可以用佛及眾僧之功德,
集合在一起,請大家為此日、佛歡喜日,行大布施,將可以讓眾餓鬼滿足,稱于蘭盆會。
知道自己的無力出離,才能認真的思維佛力救度的可貴,肯死心塌地的讓佛來救度。
阿彌陀佛的救度是無上珍貴的,是一得永得的,所以蓮如上人說:
「一度之誓願,是一生之誓願。」此是彰顯攝取不捨之誓願,佛的願力使然。
當此「一度之用心」成就即得往生,此佛願之攝取,即是「一生之用心」之功用。
人命在呼吸間,我們無法保證,只是預估,某種健康身體可以活多久,但是不是保證。
早日成就,領納佛所賜的信心,即此「一度之誓願」成就往生,成為「一生之誓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