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觀無量壽經》釋
《觀經》者,說定善散善,而以念佛付囑阿難尊者,言汝好持是語者是也。
第九之真身觀言: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正藏》八三、一七一
一、《無量壽經》釋
《大經》、《觀經》、《阿彌陀經》,此名淨土三部經。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一、釋尊以彌陀名號,殷懃付囑舍利弗之文
《阿彌陀經》云:
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善導和尚意:三部經共唯明念佛往生之文
《觀經疏》第三云: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大正藏》八三、一六一一六三
一、道綽禪師立聖道淨土二門,判一代聖教,而捨聖道正歸淨土之文
《安樂集》云: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阿彌陀經》等者,淨土門之出世本懷也;《法華經》者,聖道門之出世本懷也。
所望者異,不足疑也。
2、餘宗之人,於淨土宗有其志者,必棄其本宗之意;聖道淨土之宗義各別故也。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9、往生思一定則一定,思不定則不定。
40、有十人念佛,雖九人以為臨終不能往生;亦應思我一人決定往生。
41、從他人手中獲物,已獲得與未獲得,何者為勝?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4任憑佛說而念佛者,乘佛本願必得往生。
此外若另有所知,則失往生矣!
25、淨土宗之心要者,在於『不論是誰,但念佛皆往生』。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正定之業者即是稱佛名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
2、上人常向人云: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並云:聞名不信如不聞,雖信不稱如不信,唯應常稱彌陀名。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顧妄念餘念,不謂散亂不淨,唯口稱名號。
若常稱名者,以佛名之德,妄念自止,散亂自靜,三業自調,願心自發。
故願生心少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正藏》八三、二一八
以末法眾生為往生極樂之當機。
行雖少不可疑,一念十念已足。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三心四修者,為成一向專修也;
若已成一向專修者,不別論三心四修也。
成為一向專修之念佛人,唯相續念佛,直至臨終往生也。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正藏》八三、二三六)
非唐土、我朝諸智者所言觀念之念佛;
亦非學文悟念心之念佛;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正藏》八三、二0二上)
來函詳悉。
念佛功德之大,雖佛亦難說盡,智慧第一之舍利弗,多聞第一之阿難,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正藏》八三、二0一中)
謹啟者:
來函得知,勤於念佛,甚為欣喜。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正藏》八三、二一六下)
來函歡喜接悉。誠然,其後之事頗為掛心;然而,欣見來函。今書
但念佛之文,請詳覽之。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念佛往生者,無有任何障礙、非難,而不能往生之道理也。
若言善根少者,則一念十念亦不漏。
若言罪障重者,則十惡五逆亦得生。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正藏》八三、二五一上)
欲盡孝養,以父母為重之人,應先託父母於阿彌陀佛。
我得人身,願生極樂,稱念彌陀者,偏蒙父母之養育故,我今念佛功德,必蒙垂憐,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正藏》八三、二一九上)
『一念往生』之主張,京都大致有所流布,此極為邪謬之事也;誠然,不勞所問。
《大經》下卷言: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言:
就此正行,合為二種。
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