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藏》八三、二一0中)
先,具足三心,必得往生。
誠然,僅聞此語,不知是何種心,而種種思量。
然而,若依善導和尚之意,則容易領解;
雖無學習根性之無智愚人,或理解力弱之女人,決無不能具足之心。
但真欲往生而念佛之人,則自然具足三心也。
何以故?言三心者,《觀無量壽經》言:
若有眾生,願生彼國,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
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
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然而,依善導和尚之意,初言
至誠心者,真實心也。
言真實者,無內虛外飾之心也,亦即《觀經疏》云:
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
此釋之意者,內愚而思外現智者之相;內造惡,而外現善人之相;
內懈怠,而外現精進之相,無實之心也。
內外皆實而無假飾之心,名為至誠心也。
二者深心,即是深信之心也,深信何事乎?
具諸煩惱,造多惡業,無餘善根之凡夫,仰信阿彌陀佛大悲願力,
稱念阿彌陀佛光明名號,若百年、若四五十年、若一二十年,乃至一二年,
始自欲往生之時,直至臨終不退轉;
若七日一日、十聲一聲,或多或少,稱名念佛之人,決定往生,乃至一念無有疑心,名為深心也。
然而,多有願往生之人,雖稱念本願名號,因懼於內心妄念常起,外相亦少餘善,
而自覺卑下,以為往生不定,此已懷疑佛之本願矣!
是故善導和尚遙顧未來行者之留有此疑,為除此疑,而勸決定心故,詳細解釋
具足煩惱,造諸惡業,善根薄少,未能開悟之凡夫,乃至一聲稱念,必得往生之理。
縱有多佛,遍滿空中,輝光吐舌,一一說言:
造罪凡夫之念佛往生,虛妄之事,不可信也。
亦不因此起一念驚疑之心。何以故?
阿彌陀佛未成佛之昔,誓言:若我成佛,稱我名號,乃至十聲一聲,若不生者,
我不成佛。
其願不虛,今已成佛,應知:稱其名號之人,必得往生。
又,釋尊出現於此娑婆世界,為一切眾生,說彼阿彌陀佛之本願,勸念佛往生;
又,六方諸佛證誠其說。此外,若有任何之佛,與此諸佛相違,而言
凡夫念佛,不得往生,亦不因此而驚動,信心壞失,心生疑惑。
何況任何諸佛,皆無此說,何況辟支佛等乎!
善導和尚如是詳細解釋,何況此時凡夫之言說障礙乎!
如何優秀之人,皆難勝於善導和尚之深明往生之道也。
善導和尚非普通凡夫,是阿彌陀佛化身也。
阿彌陀佛為弘揚自己本願,廣度眾生往生,權現人身,名為善導,故其言教,等同佛說。
何況其所垂跡,現生獲得三昧,親睹淨土莊嚴,蒙佛接見,直聞佛之言教。
凡欲思本地,欲尋垂跡,皆應仰信善導和尚之言教也。
是故,不論煩惱多少,不論罪障輕重,唯口稱南無阿彌陀佛,應於此聲,當思決定往生。
決定心即名為深心,具此信心者,決定往生也。
總之,不論如何,於念佛往生之事無疑,名為深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