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三者回向發願心,此並無別義,自己所修之行,一向回向願往生也。

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

善導和尚之釋也。雖有真實心,亦不虛飾外貌,若疑彌陀本願者,是欠深心之人也。

雖不疑本願,而內外虛假者,是欠至誠心之人也。

雖具此二心,若無願生極樂之心者,是欠回向發願心之人也。

三心分之,似乎各別;總之,發真實心,深信本願,願生極樂,名為三心具足之心也。

誠然,如是簡單之心亦不具足者,何能完成往生之大事乎!

若言此心,甚易具足;然非言若不如是領解,則不能具足三心。

雖不知三心之名,亦能具此三心;亦有知之甚詳,而未能當下具足。

是故,雖予解說,尚且不知之人中,唯專念佛而得往生之事,自古相傳;

此皆不知三心之名,而具三心之人也。

亦有多年念佛之人,臨終劣相者,此即前面所言,虛飾外貌,唯欲令人讚為念佛人,

內心未深信本願,亦非真實願生極樂故,應如是知。

是以,不具此三心故,既臨終劣相,亦不得往生也。

然,不可因如此之言,即以為往生甚難,切不可作此想。

不思定,一定往生之心,即是欠缺深心,而無往生之心故,更應作一定之想。

真有願生之志,不疑彌陀本願而念佛者,臨終無顛倒之事也;其故者:

佛之來迎,正為臨終正念故也。

不知此理之人,皆以為臨終正念念佛時,佛即來迎;此既不信佛願,亦不知經文也。

《稱讚淨土經》言:

慈悲加祐,令心不亂。

平時常念佛故,臨終佛必來迎;見佛現前,即住正念。

然而,以為平生念佛徒然,唯無理祈求臨終正念之人,甚為謬誤之事也。

是故,信彌陀本願之人,不可先有懷疑臨終之心,唯應更至心於日常之念佛。

何時佛願唯誓迎接臨終方念佛之人乎?

臨終念佛往生之人,乃是日常既無往生之願,亦不念佛之造罪惡人,

臨終始遇善知識之勸導,念佛而往生,《觀經》已言之。

本來念佛之人,不別作臨終之準備;應思佛之來迎一定故,臨終正念亦是一定也。

又,有人言:

雖造罪之人亦能念佛往生,何況誦《法華經》等而又念佛,有何妨礙乎!

京都亦多有人作如是言。此乃他宗之言論,不必評其是非;有謬誤者,當慎妨之。

淨土宗之宗旨,善導和尚《觀經疏》釋言:往生之行,大分為二:

一者正行,二者雜行。

正行者:一、讀誦正行,即是讀誦《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

等三部經。

二、觀察正行,即是觀極樂依正二報之莊嚴。

三、禮拜正行,即是禮拜阿彌陀佛。

四、稱名正行,即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五、讚嘆供養正行,亦是讚嘆供養阿彌陀佛。

此名五種正行,若讚歎與供養分為二,即是六種正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