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57覺體之功德,雖同時成就於十方眾生之身上,

  而有昨日顯現之人,亦有今日顯現之人,

  已今當三世之往生雖然不同,弘願正因之顯現引入故,

  佛之願行之外,不要在機上別加一個信心與一個行也。

此一節,明三世眾生之往生,皆是願力所使,

覺體之功德者,在於十劫成道之剎那,雖同時成就於十方眾生之逐一機上,

因信此義有遲速故,有已得、今得、當得之人。

依受法之遲速,成往生之益,雖有已今當之三世先後不同,

三世之往生皆是本願力之獨立,法體之願行,引眾生令生淨土故,

機法一體之名號以外,在眾生自身,或信或行,無一可所加也。

(事上有已往生、今往生、當往生。

 但是在所出之力上,唯有佛之本願力,在眾生方不須任何之力。

 法然聖人的《念佛法語》云:

 『本願之念佛者,獨立不插助也。插助之人者,生于極樂邊地。

  言插助者:以智慧插助、以持戒插助、以道心插助、以慈悲插助也。

       善人即以善人念佛,惡人即以惡人念佛,

       唯以天生本性而念佛之人,謂之念佛不插助也。

  然而改惡成為善人而念佛之人者,則契合佛意也;因不能契合故,而思此思彼;

  如是不起決定心之人者,往生不定之人也。』

 念佛行者受佛之薰陶,本該向善,此是為報佛恩故,所表現出來的。

 所以知道要依佛願,又知道自己是惡人,為報佛恩故,應該改過向善。

 無法改過向善,有不想改及不能改兩個原因。

 不想改的話,就必須要好好的懺悔,因為這樣就有負佛恩,而且有礙往生。

 有時候,因為生活、環境,無法改惡向善,放棄原來的作業。

 只要心存懺悔,自知業重,求佛加被,佛自知之,不須猶豫、徬徨,自失往生之機。

 『往生思一定則一定,思不定則不定。』

 這是信心的問題,佛的救度永遠都在,只要不疑則可。

 所以一向想我往生必定,則往生必定,佛決不負眾生。

 假使一直懷疑,或是或信或疑,我往生可成否?則往生之業堪虞!

 『有十人念佛,雖九人以為臨終不能往生;亦應思我一人決定往生。』

 假若往生事業能成就的是十個人一個成功的話,我一定要想,成功的人是我。

 不管往生事業是難或者易,必須有一定成功的堅決信念。

 縱使全天下的眾生都無法往生,但是我一定可以往生,不應有疑。

 經說:設大火滿三千大千世界,要當過此,聞是經法,更當如說修行。

 聞是經法,就是要領納佛的願力信心,如說修行是往生西方成佛度眾生。

 『從他人手中獲物,已獲得與未獲得,何者為勝?

  法然已以獲得之心而念佛也。』

 法然聖人說,我以已獲得佛本願力信心的心情而念佛,是一種完全的滿足心情。

 聖人是在教導我們,應用那種獲救後的心情念佛。

 已獲救後,表示已是往生後,就在佛的懷抱裡,滿足、安心決定。

 當還是未決定的心還在,是無法踏實的念佛,是自力行者。

 當第一念起時,就已知道我往生已決,是因為他力之功。

 『若住自力者,一聲十聲猶自力也;

  若住他力者,聲聲念念皆他力也。』

 我會念佛,我在念佛,那種堅決的自力行的心,是剛強的。

 往生、成就,就是要有一顆柔軟的心,佛調教的心是柔軟的心。

 那剛強難化的是自力的心,自力的心,可以與魔鬥,一步一步出去。

 住他力念佛行者,應知,我之念佛因佛而起,行也是、坐也是 南無阿彌陀佛之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