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甄解》的著者道隱法師,在他所著的《寶章明燈鈔》
做這樣的說:
此異計之意者,
以過去已成為決定,而無現在之決定;
又以佛之已成,為自之往生,而且自無決定心。
彌陀如來十劫正覺之時,同時成就眾生之往生決定故,
應該不忘念佛。
又計往生非今日信念而決定,但於十劫決定我往生,
夫彌陀之正覺者,以眾生之往生為體而成正覺的義者,是善導、
然不歸彌陀其成就之正覺,不獲得迴向成就之信行者,
不成我往生之因。
譬如不忘十劫已成,而忘卻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故,如知有藥不服,
豈有治病到岸之功耶,此為大誤也。
道隱法師淨土宗大德,拜師僧樸法師,更就教於師兄僧鎔法師,
與其師及師兄弟柔遠法師,共享「
「十劫邪計」主張的,十劫、過去已經決定我們往生,
但是,雖說自認過去已成就,但是現在卻於往生的信心無決定,
當知,我等往生的信心,為佛所成就,為佛所賜予的,稱為「
「金剛」者無堅不摧,而不為一切所破,稱之為「金剛」。
「金剛信心」者,能破一切邪知邪見,不為一切邪知邪見所破。
又金剛者不壞,不因時劫久遠而壞,故一得永得,
因為是阿彌陀佛所護持故,
說阿彌陀佛已成就故,我等往生已成,故不用再加信心,
此講法初聽若是,但是細細思惟,其錯無比,很是危險。
兩條線,初看相似,有如平行線,但是一延長,就看出有差距,
所謂「失之毫釐 差以千里」不可不小心,這是相似般若,佛說,
說相似般若是下無間地獄,要小心謹慎。
譬如「說食數寶」,自己不能飽,亦不能富裕。
一個人,講得一口好菜,各種山珍海味,精緻烹調,
如果沒有一絲下肚,一毫入口,仍然不會吃飽。
銀行的櫃臺收銀員,整天收客戶的存款及取款,大筆大筆的金錢,
但終究不是他的錢,他也不會因為經手能麼多的錢,
他還是領一分固定的薪水。
雖然知道,阿彌陀佛已經在十劫前成就我的往生,這個信不疑不忘,
仍然無法成就信心,成就往生之願行,
阿彌陀佛之成正覺,乃因成就眾生之往生,而成就正覺。
然不歸彌陀其成就之正覺,不獲得迴向成就之信行者,
是不會出就、成為我等往生之因的。
佛之正覺是眾生之願行,因佛能攝取故,眾生歸命之同時,
即得往生。
當知,眾生之往生者,與十劫正覺同時成就,成就的就是本願名號,
即是 南無阿彌陀佛也。
雖然名號願力成為眾生之信行,而引眾生入報土之義,亙於已、今、
此乃因眾生信行有遲速故。
應如是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