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蓮如上人在山科本願寺講法,因為講得實在是太殊勝了,
大家都覺得不應該把這些法語忘記。
有六個人走出客廳,去御堂法談,討論自己聽到了什麼。
結果卻發現,大家聽到的法並不一樣,其中有四個人還聽法聽錯了。
這件事情顯示出聞法實在是很關鍵,人是有可能把法聽錯的。
聽聞佛法是一種非常殊勝的福報,如果由機緣時間能夠配合,都應該參加。
聽法者可以分為:常隨眾、影響眾及一般聽法之眾。
常隨眾,是護持該說法者,有可能會是維持法會進行,安排聽法者入會場聽法。
影響眾,可能也會是常隨眾,於該所說法已經明了,為了後進聽者法進入情況,
會於會場中,適時對說法者提出問題,讓說法者能更進一步深入談法,使聽者更明白。
聽法眾,是說法者最主要要說法的對象,於聽聞佛法中最重要的獲益之眾。
人有一個特色,不管所聽的是甚麼,多少會把自己喜歡的聽進去,或是加以解讀。
可能講的是一,聽進去後會變成一加一,或是另外的意思,可能是自己的想法。
世尊說法,聽者也是各自聽各自的,所以經說:佛以一音演說法,友情各各隨類解。
是釋尊才有能力以一音演說法,說的法是一,所聽法之眾,各各聽進他們所要聽的。
因為聽了法,各個人聽的有誤差,所以法會後,大家相聚,討論所聞之法。
這樣的話,每一位聽法者,都可以得到正確的法,另一方面,經大家的切磋,
對所聞的法,有更深一層的認知,對法有認知,能深入者,可以藉機引導後進。
大家相互討論所聞的法,不只是可以使大家能夠正確的了解剛才所聽聞之法。
在討論中,也會有同修對所聞法有特別的見解,而且是有助益的見解,幫助大家。
互相討論之中,可以互補有餘與不足,可以增進法益,使同修的道心增強。
在互相討論之間,可以互相了解,對法有不了解的同修,可以加以協助,增強其信。
對先進,大家可以藉討論的機會,請其帶領或是發揮其能力,使後進得以最大的受益。
所謂「開口見心」,在互相討論中,不是發揮一言堂,而是互相都能發表自己的看法。
就是大家都應該,也應當發言,開口表示自己所見,不管見解對錯,都應當發言。
如果見解有誤,應當是相他提出正確的見解,用以導正他的見解,而不是批評是的。
這樣的話,討論氣氛會很好,大家也肯、勇於發言,因為對大家,對自己都有大益。
在互相討論中,不只可以增長同修們的知見,也可以流通同修之間的感情和互助。
同修、見相同者,大家同參,互相砥礪,互助成長,有問題互相幫助,成為一個大家庭。
這些都是好處,不應當一聽完法,就一窩蜂散,各自忙各自的,各自理解各自的。
這樣對佛法沒有幫助,對信心的獲得更會是有害,同修是共同成長,同生極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