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少功德者所見故,如《和讚》亦為方便化身淨土,此亦與本偈相違。

又所由來難知,若約真土者。如《讚彌陀偈》,是因順餘方故,即是彰無數量,

如是於一文,作兩說者何耶?良以此道場樹,是從化入真之處,故真化相望,

不宜相妨,宜思準之。

又《會疏》(六(四十九))仰惟道場樹者,正覺果滿之標幟也。

名號者,即是本願成就之實體也,故願以聞名為得忍因,成就以見樹明其相,

彼聞名即道場樹妙聲,此見樹即阿彌陀之果德也。

今謂,若就大悲正覺,共於眾生之邊,莫明著於蓮華,故經文多說蓮華。

漢、吳兩本,不說道樹,而說蓮華。

天親偈云:如來淨華眾等。

然今別明道樹者,且因順餘方,以點示正覺成就之相,菩提具足。

《十住論》三(三紙)以十德,歎佛德中,有菩提樹具足德,原是顯二十八願成就,

從化入真之處故,此亦經中要義,若夫不別出者,佛意或壅塞焉。

故譯家勉以存之,不亦宜哉。

高四百萬里,其本周圍五十由旬,枝葉四布,二十萬里,是樹量也。

唐譯高十六億由旬,枝葉垂布八億由旬,樹本隆起,高五千由旬,周圓亦然。(文)

宋譯下(三左)高一千由旬,四布枝葉八百由旬,根入土際,五百由旬。(文)

憬興云:經云:又無量壽佛,至隨應而現者。述云:第二辨道場樹有三,

此初道樹體相也,一里三百步,故四百萬里,即十二萬由旬,應前菩薩,

少功德見道場願而成也。

有說隨彼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以佛神力故,縱小道樹,不相妨礙,

若然所餘宮殿,不應各稱其形大小,故今彼經佛量,即他受用受,

故此道場即化土,故不相違也。二十萬里者,六千由旬,應不稱其本量,

故又有本云:二百萬里,蓋是正也。(文)

渧記云:一由旬乃四十里,則高四百萬里即十萬由旬,何者四十里即一由旬,

四百里即十由旬,四千里即百由旬,四萬里即千由旬,四十萬里即萬由旬,

四百萬里即十萬由旬也,周圍五十由旬,十倍成五百由旬,百倍成五千由旬,

千倍成五萬由旬,二千倍成十萬由旬,故高圍不相應而已,垂布二十萬里,

亦是纔五千由旬故,高十萬由旬二十分之一,則似不相應。

(五十由旬十倍成五萬由旬。廿倍成十萬由旬故。)

如來會高十六億由旬,周圍五千由旬,則五千由旬三百二十倍,而成十六億由旬,

何者五千由旬十倍成五萬由旬,百倍成五億由旬,三百倍成十五億由旬,

更五千由旬二十倍成一億由旬,故都合成十六億由旬也,世間樹中,周圍一丈,

而高三百二十丈者,未曾有也。由是觀之,如來會亦高圍不應歟,雖然淨土莊嚴,

不可以凡情而測度,一任經說,而可仰信而已。

唐、宋兩本,明樹高及垂布之量者,並倍增倍減,不異世間樹也。已上

今謂,此經高圍量,及高垂量不相應,固化相機見不同,不足恠(怪)焉,

卻見經深旨矣。

又他師會釋,觀經佛身量,與道場樹量不應,其所言未順經意,

此經明乃至少功德者,所見而機見不同,他師釋未知此義,況復經說相本不同,

何加強會乎,一切眾寶,自然合成明樹體,從本願因緣成就,故云自然合成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