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法敬坊說:「在講佛法時,如果所面對的是有心於佛法的人,就會覺得自己更有力量,

講起法來也更容易。」     

所謂的「教學相長」,講的是,在講法時也會自我觸類旁通,但是更重要的是,

說法者和聽法者的互動,聽法者的用心聽,仔細的詳問,讓說法者也蒙受利益。

《首楞嚴經》講到布施,說法布施最殊勝,何謂法布施:「善問善說」是布施。

法布施是講法,讓聽法者開智慧,而善問排在前面,沒有善問,就不會有善答。

有心於法,所謂的求法若渴,他知道自己缺甚麼,甚麼之是需要善知識的解答而問。

而這一問,有可能善知識還沒辦法馬上回答,給了善之是一個求知的機緣,

這種的教學相長,不只是秋之的發問者蒙益,對說法者更是大利,所以說更有力量。

真正的說法,說法者和聽法者要能充分的溝通,說法者能講出聽法者所想要知道的法。

相對的,聽法者能聽聞道說法者所要表示的意義,所以互動是一見必要的教學。

所謂的開口見心,聽法者就像個悶葫蘆,聽懂聽不懂就是不作聲,很難有進步。

說法和聞法者在之前都應當對該法有所了解,就是能夠先知道要講的是甚麼法。

說法者會準備這是正常,因為要準確的傳達所說法,所以對要講的法有所準備是敬業。

而聽法者也應當先行做功課,把內容上有問題的,有懷疑的,加以標註出來。

這樣的話,聽起法更能夠聽到重點,因為特別的關注,所以在講到該疑問時能更注意。

當然因為有了事前的準備,在聽法上有疑問,也能夠知道真樣發問,重點在那裡。

說法者也能夠很容易的發掘聽法者的疑慮和問題所在,可以很順利的幫聽法者解決。

這樣的說法,這樣的聽法,雙方都能夠蒙受法益,而且正個講法會很輕鬆,很順利。

學習佛法,是要修習所修法的法意,通常會是一部經典,要深入經藏,了解佛本意。

所以會詳讀該部經典,也會把敬中不能理解的經文,尋找善知識請益以求了解。

在那種的情況下,聽法者一定都很用心,因為這有關他的慧命,是馬虎不得的。

在淨土真宗上,其實說白了,就是「阿彌陀佛要救度我,我要阿彌陀佛的救度。」

就是這麼的簡單,也就是這麼的容易,這麼的快速,所謂的一拍即合就相印。

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易行道,但是自古至今,知道者多,而成就者極其希有。

在《觀無量壽經》釋尊還特別為能夠成就者讚歎,歎為難得希有,經說: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分陀利華,觀世音普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

分陀利華就是白色的蓮花,蓮華生在水塘中,在自然的環境下,白色的華會減少。

因為花的繁殖要愾蜜蜂等小蟲,蜜蜂吸花蜜順便把花粉傳播到下一朵花去,

蜜蜂不會專挑白對白,所以會是各種顏色都可能,因此純白的華會很希有。

讚嘆念佛者,嚴格講是「佛所護念者」是希有難得的,與觀世音菩薩等同位階。

就是這麼的簡單,這麼的單純,有心者一點就明,和需要講法聽法,那麼多的問題。

就是這麼複雜,說法就是解疑團,說法者講法是要解開聽法者心中的疑,沒辦法。

講法只是為了解開你的疑心,所謂的「說法者無法可說,是為說法。」

聽法者要用心地聽,不是聽講道理,是聽如何破疑生信心,早日領納佛所賜的信心。

說法者和聽法者用心的溝通,聽說法者如何的領納佛信心,有樣學樣有能夠成就。

力があり法敬坊申され候ふ。仏法をかたるに、志の人をまへにおきて語り候へば、

て申しよきよし申され候ふ。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