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悲愍為心德
於諸眾生,得大慈悲,饒益之心,柔輭調伏,無忿恨心,離蓋清淨,
無厭怠心,等心、勝心、深心、定心、愛法、樂法、喜法之心,
滅諸煩惱,離惡趣心。
唐譯云:何以故?彼諸菩薩,於一切眾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有柔軟無障礙心、
不濁心、無忿恨心,有平等調伏寂靜之心、忍心、調伏心,有等引澄淨無散亂心,
無覆蔽心、淨心、極淨心、照曜心、無塵心、大威德心、善心、廣大心、無比心、
甚深心、愛法心、喜法心、善意心,捨離一切執著心,斷一切眾生煩惱心,
閉一切惡趣心故。(文)(海《渧記》盡于此惜哉。)
淨影意於諸眾生下,修忍行。
無厭怠心等修精進行,定心修禪行,愛法等修慧行。(已上對治修)
滅諸等二句,明離過。以六度行對治故,憬興同之。
望西、《略箋》依用之,今之所不取也。
今解,此三明悲愍為心德,即是菩薩大悲門之心相也。
《會疏》釋,與此相近矣。
《華嚴》等諸經,廣說菩薩心相,今略以十一句歎之。
於中初一句為總,次十句為別,菩薩於諸眾生,常拔苦與樂為心,故於一切眾生,
得大悲饒益之心。
論所謂,不捨苦惱眾生,回向為首,成就大悲心是也。是為總句。
別句中,柔和善順,名柔軟心。(一句)
調三業非,不作麤業,名調伏心。(二句)
住忍辱無怨怒,名無忿恨心。(三句)
遠離五蓋,(貪瞋眠悼悔疑)其心清淨,無疲倦想,名離蓋無怠心。(四句)
無怨親別,名平等心。(五句)
不發二乘,下劣之心,故名勝心。(第六句)
悟入甚深,法性之心,故名深心。(第七句)
常在三昧,故名定心。(八句)
聽法愛樂歡喜,故名愛法樂喜法之心也。憬興約三慧,淨影約得法始中終,
今不用之。(第九句)
六趣因亡,果亦滅,故云:滅諸煩惱,離惡趣心。(第十句)
此中有事有理,有悲智等心,而大慈悲為首可知,上來略即悲門菩薩,三業德竟。
二、廣歎有四:一、法說歎;二、譬說歎;三、弘讚德;四、總結歎。
初、法說歎中二:一、總歎;二、別歎。初、總歎
究竟一切,菩薩所行,具足成就,無量功德。
初二句標行,後二句標德,雙歎行德,究竟一切所行,故行勝。
行成為功德,故行勝則德亦勝,故雙歎行德勝也。
《如來會》雲:行智慧行已,成就無量功德。(文)
此亦總標行德也,然淨影究竟等二句,屬上為總結,具足等二句,屬下為總標,
恐不順經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