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餐時,蓮如上人會合掌說:「蒙如來和親鸞聖人所賜,而得衣食。」
我們每一位眾生,都是活在佛的照護下,一路、生生世世的護著,培植著每位眾生,
一路累積各個眾生往生的善本,佛幫我們累積,陪我們快樂或受苦,幫助著我們。
阿彌陀佛一直培育、護念著每一眾生,就如同我們培植著幼苗一樣,呵護著保護著。
應當知道,阿彌陀佛為了照護眾生,培植眾生能夠成就往生,是一路的護持培植的。
無論眾生是上天下地獄,陪著快樂,陪著受苦,有機緣就給眾生以往生的因緣,慢慢的。
要知,能成就一眾生往生,是一件天大的喜訊,是天人同樂的大事,這是佛所欲想要的。
這一路的培植,到了信心成就,這是何等的大事,要動用諸佛、阿彌陀佛多大的心力!
我們要這麼的想,我們已經動用了阿彌陀佛多少的心血,動用諸佛多少的心力到今天。
我們得以知道了佛的本願,這是何等尊貴,這是動用了多少阿彌陀佛的心血,多寶貴阿!
要用這種心,感念佛對我的用心,何以回報?先不用想這一些,直下承擔佛的恩、願力。
當知,當下承擔,成就往生,領納佛所賜的本願,這就是報佛恩,也正是佛所要我做的。
世俗上,無功不受祿,那是世俗,可以拒絕,也應當拒絕,這是做人的本分,理應如此。
但是對佛的本願,對佛所賜的信心,對往生成就佛道,雖然知道全非我能力所及、無功,
但是絕對一定要領納,這不能用世俗的無功不受祿理解,這是我們今生功課,一定要受。
畢竟我們今生最重要的功課、事情,就是要了生脫死,要出離此三界的束縛,這是重點。
要自問自己,你自己有沒有能力,不要任何幫助下,就是不需要靠佛的願力下出離成功。
假如你的答案是可以,那我要很真誠的恭喜你,並且讚歎你,這是難能可貴的任務。
我捫心自問自己,我做不到,我還自問自己,在沒有佛的願力下,我將如何?
我的答案是,當時我靜下心,嚴肅的回答這問題,我全身顫抖,驚訝無比,我無法!
這一生來了,也考慮到了,也明白了今生的目標,就應當專注的去完成,不逃避。
無法自己完成出離三界的工作,不能因此放棄,也不用逃避,釋尊的教導尚在。
有佛阿彌陀佛,今現在西方,接引一切眾生,往生極樂,成就出離三界離苦得樂。
這後生一大事,不完成你就是再次沉淪,而這一沉淪,你可能會是無窮無盡的沉淪。
俗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己、為自己打算,這是應當的,自己要先活下,
才可能有機會幫人,世俗都是如此,後生一大事更是一樣,要先辦完自己的事才行。
既然嘗試了自力,沒有嘗試夠,如果不信邪,可以試試看,滋味不錯,我是不願意,
再回頭的話,就是說不靠佛的願力,我沒有這個膽,諸君如若有興趣,也可以一試。
「弘經大士宗師等」,沒有一位大德,修持知見低於我等者,都建議往生淨土,你說哪?
修持得力與否,修持有否成就,和知見的高與否相比,歷代的佛門大德,都推崇知見。
就像密宗大德所說,成就大圓滿見者,與未成就者相比,成就者修一天,未成者要一劫。
我們知道,淨土法門是極圓極頓之法,因為是阿彌陀佛的知見,當下成就往生成佛為果。
所以成就信心,不是自己用力修持所成就,必須清楚,是蒙佛所攝取不捨,成就信心也。
你說信心行者,和聖道門修持者比,聖道行人以凡夫身修行,試問要多少劫才能有小成。
信心行者承佛本願,當下即得往生,成就佛道,這是在當下,不隔日,不隔時的當下。
那聖道修行,一心精進,不知能否有小成就,與淨土行者,又何止一劫相倍,不可比擬。
奉勸有志於出離者,應當先行考量自己的能力,不應一味固執,這一失人身,後悔無窮。
而得以信入淨土,蒙佛所賜信心者,應當知道,我這一路,得以進入淨土一門階佛願力。
若果沒有佛的願力,一路、生生世世的護持,何以得以使我能夠死盡偷心,而信佛願。
如沒有佛的護持,就不能成就我的往生,不只是信心,我的一飲一酌,皆是佛所賜。
佛照護我的慧命,成就賜與我信心,還一路照護我,應如是感恩,如是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