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蓮如上人曾這樣說過:

依靠阿彌陀佛的人,他的全身都會被『南無阿彌陀佛』六字給包起來。」

上人之所以這樣說,是要我們深知彌陀的冥加保護。

這一段話,我們可以用《觀經》第九觀的經文來證明,經說: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

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徧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我們讚佛,讚佛的相、好及光明,讚說佛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好中有光明。

阿彌陀如來相好光明,以光明徧照十方世界,攝取十方世界念佛眾生,而且是不捨的。

所以每一念佛眾生,都是阿彌陀佛要攝取的,用佛光所攝取所保護的,無一例外。

為了讓念佛者明白,更重要的是知道,為何是被「南無阿彌陀佛」六字給包起來?

我們所念的南無阿彌陀佛是梵音,阿彌陀是梵語「amita」的音譯,翻成漢語是「無量」。

在梵語裡,amitaabha組合成「無量光佛」(amitābha),又amita ayus的組合,

成為「無量壽佛」(amitāyus),而無量光佛和無量壽佛皆是阿彌陀佛的名號之一。

「無量光佛」(amitābha)即是讚阿彌陀佛,光明徧照十方世界,是橫徧十方之意。

稱「無量壽佛」(amitāyus)即是讚阿彌陀佛,度眾生縱徧三世,過去現在未來。

說全身為阿彌陀佛的光所包,是事實並非虛假,但是佛光的常照,也會徧及無信者。

因為往生極樂是唯一,是眾生得以出三界的唯一,這法然上人在《一枚起請文》也說:

非唐朝、我朝諸智者們所言的觀念之念,亦非作學問、悟念之心所言的念佛。

唯思為往生極樂,念南無阿彌陀佛,往生無疑,除此之外,無別之竅門。

法然上人智慧高超,在當時論攝群倫,折服大眾,所有當時與上人辯論者皆信服。

親鸞聖人為自己的後生一大事,出家修行,進天台習佛,但因感生死事大,

依止法然上人,進入淨土一法的信,在《愚禿鈔》是這樣的自白,是怎樣的一個「愚禿」:

聞賢者信,顯愚禿心。賢者信,內賢.外愚也;愚禿心,內愚.外賢也。

這段文的「」,是指仰信他力救度;而「賢者」則是指恩師法然上人。

而這位「賢者」,自認要能出離三界,唯有淨土一門,除此之外,無別之竅門。

而淨土之念佛,不是東土、唐朝或是東瀛等諸被稱為智者所言說的觀念法門之念佛。

也非是用來作為學問,成為一方之長,或是以此為悟道、悟心,那種方式的念佛。

如《歎異鈔》的後序文,引用法然上人對信心的解讀:

源空信心,如來所賜,善信信心亦如來所賜,故是一也。別具信心之人,將往之淨土,

恐非源空將往之淨土。

在親鸞聖人的心中,法然上人是位賢者,稱上人是「賢者信,內賢.外愚也。

放下被眾生恭維人們喜愛的智慧及修行,成就連最愚下人都能的信心領納。

把那些高人用心修為,要想成就而不可得的三心,棄之如敝屣,不肖一顧而遠之。

親鸞聖人尊之為,「外愚」,內為賢能之德,外是愚人之相,只為使眾生入信。

因為深信,唯有佛所賜的信心,才是往生的唯一,才能成就往生,因為佛願故。

善導和尚在《往生禮讚》讚嘆彌陀,讚嘆名號,讚說: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