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四念處者,亦是念住,以慧為體。一、身念處,觀身不淨,破淨顛倒;

二、受念處,觀受是苦,破樂顛倒;三、心念處,觀心無常,破常顛倒;

四、法念處,觀法無我,破我顛倒。三賢位也。

四正勤者,一亦云正斷,一、令已生惡方便斷除,二、令未生惡方便不生,

三、令已生善方便增長,四、令未生善方便而生。 煗法位也。

四如意足,亦云神足,四神足者,一、欲神足,以欲為主得三摩地;

二、勤神足,精進為主得三摩地;三、心神足,以心為主得三摩地;

四、觀神足,以觀為主得三摩地。頂法位也。

言五根者,一者,信根,信心強勝,信正道法;二、精進根,

于正道中勤而不息;三者,念根,善心增長,念念不失。

四者,定根,所謂攝心在正道也;五者,慧根,所謂分明覺境故也。

忍法位也。

言五力者,謂前五根增長是也,此是世第一法位也。

七覺分者,復稱之言七覺支,一、擇法覺支,謂慧簡擇善惡法故;

二、精進覺支,所謂勤修善法不退;三、輕安覺支,所謂身心能調適故;

四者、念覺支,所謂憶念不失故也;五者、捨覺支,於善法中平等修習;

六者、定覺支,於善法中心不散故;七、喜覺支, 於善法中勤樂修習。

八聖道分,或復稱之言八正道支,一者、正見,所謂正直見四諦理;

二、正思惟,於四諦理如法思惟;三者、正語,所謂正直離邪僻語;

四者、正業,謂滅惡業住淨業故;五者、正命,淨命自活,

不起貪欲所生三業;六、正精進,勤修善法不懈怠故;

七者、正念,謂無漏念不失境也;八者、正定,謂無漏慧相應定也。

八正見道七覺修也。 自四念處至八聖道,總而是為七科道品,

七科合為三十七品菩提分法,上來皆是二乘所修法門等也。

三解脫門者,亦言三三昧,言三昧者,當體得名;言解脫者,

從能通用以立名也,此是菩薩所行法也。一、空解脫門,謂空諸法,

空我我所;二、無相解脫門,謂離男女色香等相;三、無願解脫門,

謂求寂滅,不願有為。淨影遠師《大經疏》云:眾生及法悉無自性,

故名為空。乃至因緣相亦不有,說為無相。此離所取,遠離妄想能願之心,

故名無願。(已上)又憬興師同經《疏》云:欲入大涅槃,

必以三昧為門故,偏說此三。如《瑜伽論》云:我法無故空,空故無相,

無相故不可願求。(已上)

佛十力者,見第二卷新本之中。

四無畏者,一、等覺無畏佛,於諸法皆正等覺;二、漏盡無畏佛,

於諸漏皆得永盡;三、說障法無畏佛,為弟子說能障法;

四、說出苦道無畏佛,為弟子說能出道。修必出苦稱之無畏,

此四外難若成障礙,如理為釋無怖畏,故言無畏也。

言四無礙智者,亦云四無礙解,一、法無礙解,謂無礙解緣,

能詮法名句之身;二、義無礙解,謂無礙智緣所詮義;三、辭無礙解,

謂無礙智緣諸方域種種言辭;四、辨無礙解,謂無礙智緣應正理無障礙故。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