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有漏身感受與淨土聖眾同等的權威而繼嗣佛地之內在的充實」

我們對這點須要注意呀!

在聖人對此信心全看成「生命感」是理所當然。

而一般的淨土教徒,卻必須在臨終住於正念而待聖眾來迎時才能安住的。

這樣的唯以信心之一念,體感著完全的救度,

與淨土聖眾於同一念佛的意義上內感著眷屬感即兄弟意識,實在是無上法悅。

再說天親菩薩已經指示明宗教的理想境,

於此對往生的方法施設了五念門,

我聖人承著這才讚歎誓願一乘的宗教生活,即如前述。

而假使以「歸入功德大寶海,必獲入大會眾數」

表示救度的現實之時,則

「得至蓮華藏世界,即證真如法性身,遊煩惱林現神通,入生死園示應化」

就是表示救度的理想態。

而表示理想態有二種特徵:

第一種是往生淨土儘得成佛。

第二種即二圓滿的境地,並具還相的悲用。

一、往生儘得成佛

  這樣的體證是依親鸞聖人的宣明,

  從來的往生淨土是使人選擇做菩薩至不退轉位的方法,

  因為認定淨土是最適合修道之環境,

  因此聖道的行者們亦志願往生淨土。

  然而親鸞聖人卻不持那樣的見解,

  而是認定入不退轉位是在現生發信心之時,

  往生淨土是獲得佛果的,這樣才說:

  得至蓮華藏世界 即證真如法性身

  蓋淨土不但修道的環境上優勝,

  且淨土二十九種的莊嚴是在真如的一法句所顯現的。

  《淨土論》說:

  「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

  既是一法句的顯現,所以往生淨土就是證真如法性的一如,即是成佛。

  這樣往生教不是成佛的過程而是成佛的實現,如此才表現其真實的意義,

  因此淨土是宗教所歸,最後畢竟依,此才有真實的價值。

二、顯示「往相」的究竟是「還相」

  往生淨土不是修道的過程,而是究竟成佛的所在自然表現出來的;

  成佛不只是求自己的完成,是自他二利圓滿成就。

  因此才說:

  遊煩惱林現神通 入生死園示應化

  煩惱林與生死園同是迷界的意思,煩惱是因,生死是果。

  在這世界現神通而救度眾生的意思。

原來淨土被認定是逃避現實的苦惱,而以安息享樂為內容,

其實淨土的證果是依著「還相」的悲用,負著現實的苦惱而救度一切,

所以不是現實的逃避,而是向現實的徹入,

立在較高的立場,開展了現實的交涉。

如阿闍世王將墮地獄之時,令耆婆捉住其身,不久被救活覺醒過來,

即時發願住此苦界,為一切眾生傳此真實生命,正是此種心境了。

約要說,淨土並不是自然生活的享樂境,亦不是求自己解脫的理性生活之修道境,

實在是與如來永久從事度生的聖地,這樣往生淨土教是表彰了最高宗教之理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