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然何故天親菩薩只說一心呢?

對這問題我聖人在《教行信證文類》的信卷中設著有名的「三心、一心的問答」,

這《淨土論》一心的表彰,如何使親鸞聖人深刻思惟著,我們是不可忽視的。

問:如來已發誓至心信樂欲生之本願,論主何故說一心耶?

答:欲令愚鈍眾生易了解故。

  彌陀如來雖發三心,但涅槃真因唯以信心,是故論主合三心為一歟。

這樣的見解要深深地吟味!

「欲令愚鈍眾生易了解故」,如果以此為化他的施設,

或是我聖人視人們為愚鈍的話,即有不通之處;

如果以自己是愚鈍的心去領解的話,即甚有雅趣,

我聖人正是以愚禿心去領解。

著眼於此,自然能深深吟味著為度群生彰一心的真正意味原來是這樣契機的表現。

所以不可錯解法義。

契機的表現當體即是契法的表現,三心當體原來是無疑的一心之故,

所以表示做一心,這並不是論主恣意的取巧。

因此又說:

「今按三心之字訓,真實心而不雜虛假,正直心而不雜邪偽,

 真知無疑蓋間雜故名此為信樂;

 信樂即是一心,一心即是真實信心,是故論主建言我一心。」

所謂三心總是無疑蓋間雜,三心都歸在無疑的一心,

所以說做一心,這樣契法即是契機。

雖然已表明著《淨土論》所云一心是欲令愚鈍眾生容易了解的緣故,

但這問題於第十八願中仍有疑難存在,因此我聖人再進一步的設問:

「如字訓,論主之意以三為一之義,其理雖是為愚惡眾生,

 而阿彌陀如來既發三心之願,云何思念耶?」

這是必須考慮與吟味之所在,本願為什麼不得不誓著三心耶?

其要旨以一言蔽之,就是表示為救度無絲毫功能的愚惡凡夫,

而在如來方面成就一切之功德的。

如上已說過的一心就是信心,這信心全是宗教價值的體驗,

是充滿著真實的生命感,

因此天親菩薩的一心是圓具「五念門」,故當體即表示展開「五果門」,

而親鸞聖人更在五果門展開上表示救度的全貌:

「歸入功德大寶海,必獲入大會眾數,得至蓮華藏世界,

 即證真如法性身,遊煩惱林現神通,入生死園示應化。」

這就是依五果門的施設,而讚仰救度的全貌。

歸入功德大寶海就是名號,名號是以因位萬行與果地萬德為內容,

即是聖的價值之表示;

對此名號,如來不惜以一切的功德賦與著,因此才叫名號做功德大寶海。

在《一念多念文意》宣述:

「真實功德就是指名號圓滿一實真如的妙理,所以喻做大海。

 一實真如就是無上大涅槃,涅槃即是法性,法性即是如來。

 寶海就是不譏嫌眾生,無障無隔而引導之,

 這譬喻做大海水是沒有隔礙的。」

依此可以領察聖人自釋名號做功德大寶海的心懷。

就是這名號顯現著如來全體的生命價值,指示著絕對的救度;

而全領這名號即是信心,於此即賦與了成佛資糧的全部,

一念之端的,即內感著能夠往生淨土而成佛。

這樣看來,信心即是救度之現實感的體認,也是救度現實感自體的。

這樣以功徳名號迴施信心行者,使其等於淨土聖眾的分齊,

因此才讚仰說:即入大會眾數。

原來此大會眾即是淨土的聖眾,

然我親鸞聖人以全領著名號之時——信心開發之一念,即同時入正定聚之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