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次、大師釋,〈玄義〉二乘門之釋也。

問:彼釋初有云第六會通二乘種不生義者一十一字,今略彼標,有何意耶?

答:當章中有五番問答,於中,初三明身土義,後二問答,

正明二乘種不生義。今明身土,故引初三,略後二番,今標正被後二番故,

依除其文除其標也。

問曰已下是正釋也,今問答者第一番也。

彌陀等者,問:佛有三身,即法、報、應,何除法身問報化耶?又依三身,

應中攝化;若依四身,應外立化,何不言應,直云化耶?

答:三身、四身、二身、一身開合不同,實不增減,法身及土離其名相,

依其三身相即理故,言報化身必具法應,且依合門立報化身。

淨土宗意指方立相,法屬報故,別不舉之;應與化同,故舉報化,

其義為足,真含法報,化攝應身,約此義邊言報化也。

況又古今諸師異解皆在報化,故今又同。

問:諸師異解其義如何?

答:天台判為應身應土,淨影同之;嘉祥師舉江南北地人師所解,

出報土義;綽公又判報身報土;慈恩意言正為報土,兼通化土,

此等之義古來異途,是故大師楷定古今,定判唯報非化義也。

如大乘下,引證成義,此有三經,其經如文。初經證名,次經證義,

後經通成兩經之意。

同性經者,上下二卷,周那耶舍三藏譯也,彼下卷云:爾時,

世尊現自佛剎,如是佛剎功德嚴淨,身清淨,眾清淨。佛言:

此是佛之初地,復有阿彌陀如來、蓮華開敷星王如來、龍主王如來、

寶德如來,有如是等清淨佛剎所得道者,彼諸如來得初佛地,

在此地中作是神通,如我今日神通無異。乃至海妙深持自在智通菩薩,

復問佛言:世尊!佛身幾種?佛言:善丈夫!略說有三,何等為三?

一者報,二者應,三者真身。乃至世尊!何者名為如來報?佛言:善丈夫!

若欲見彼佛報者,汝今當知,今日見我現諸如來清淨佛剎,現得道者,

當得道者,如是一切即是報身。乃至世尊!何者名為如來應身?佛言:

善丈夫!猶若今日踴步健如來、魔恐怖如來、大慈意如來,有如是等一切,

彼如來穢濁世中,現成佛者,當成佛者,如來影現從兜率天,

乃至住持一切正法、一切像法、一切滅法。善丈夫!汝今當知,

如是化事皆是應身。(已上)此下雖說佛真法身,非今所論,故不載之。

此經之中說淨土中成佛悉是報身,隨出阿彌陀以下如來;

又說穢土成道如來悉是應身,又舉佛名,故引此經證報身也。

引《大經》中,法藏等者,行菩薩道約總願行,四十八願約別願行,

然總願行為成別願,故酬因者雖亘總別,就其本意稱曰別願酬因身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