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號即是光明,光明攝授念佛行者,此佛之重誓成就,以此名號光明攝化十方。
但念佛恩,不需他求,不求自悟,也不用功夫成片,或是觀念成就,只信佛願即得。
《法事讚》善導和尚是如是讚說的:
極樂無為涅磐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複專。
弘願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
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
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沒有佛光明的攝授,眾生縱使用盡畢生的修為,使盡一生的聰明才智,也是枉然。
如和尚所說,極樂世界是「無為涅磐界」,想用有為的「隨緣雜善」是無法成就的。
這一點阿彌陀佛再發願的當下已經明了,為了不使願成空願,為了使眾生得以解脫。
所以如來要特別為我們,我們這種不知道、沒有能力修行者,選出一種緊要的法。
這一種法,不是要去布施,不要修定,忘卻戒律,不講般若智慧,因為我們無力不能。
只要你好好的聽話,聽從阿彌陀佛的話,「我要救你、你讓我救、我要讓你救。」
就是這麼簡單的,專心聽佛的話,專心接受佛的救度,無疑無慮,佛問你「可以嗎?」
隨然說,釋尊說法四十九年,有法門八萬四千,們們都得以解脫,都可以了生死。
但是門門是難,有各種障礙,或是時間長,修行一段,壽命已終,終究無法有成。
或是壽命未終,但是魔境現前,或是名利,或是美色,或是病苦,或是智慧不及。
種種困難,都是阻礙,使行人難以有所成就,不像淨土,依佛願力,念佛亦是佛念。
念佛人依仗佛的願力,或是盡形壽終生念佛不斷,或是臨命終時,僅是一念十念,
彌陀願力故,即蒙佛願接引,即得往生,縱是凡夫俗子,一生無任何修行亦即得往生。
《往生禮讚》也是如此讚歎佛的救度,佛的光明攝受,說:
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總不論照攝餘行業者。
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觀念法門》讚言: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
佛的光明無量,徧照十方世界,眾生雖普為佛光所照,但唯攝念佛眾生,又說:
《十往生經》說:佛告山海慧菩薩及以阿難:若有人,專念西方阿彌陀佛,願往生者,
我從今已去,常使二十五菩薩,影護行者;不令惡鬼惡神,惱亂行者,日夜常得安穩。
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稱阿彌陀佛,願往生者,現生即得延年益壽,不遭九橫之難。
不只是徧照唯攝,這種方式已經是足夠護佑眾生了,佛仍然派二十五菩薩常在左右。
為護念行者,不只保證往生必定,今生之日,保護行者不令惡鬼惡神,有任何機會擾亂。
佛說:「稱阿彌陀佛,願往生者,現生即得延年益壽,不遭九橫之難。」
何等殊勝,又何等的受榮寵,都是因為念佛行者,為佛所珍貴,不肯有任何之傷害。
當得思及,人命在呼吸間,無常是人生的特質,所以和尚在《往生禮讚》勸言:
人間匆匆營眾務,不覺年命日夜去;如燈風中滅難期,忙忙六道無定趣;
未得解脫出苦海,云何安然不驚懼;各聞強健有力時,自策自勵求常住。
看似康健,但又有任何人可以保證,健康的身體必定長壽,都在無常的數中。
何不在現在健壯之期,自己趕快警醒,趕快解決此後生一大事,六道無趣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