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知觀念門引果遂願者,為示自力稱名終入他力之助。又事讚云: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究竟真報大涅槃界,豈以自力稱名得生。(唯信鈔文意云:縱令念佛,自力念佛者,

   可齊隨緣雜善。)故選正因云專復專。初之專者總選雜行乃至自力稱念,

   專勸他力稱名。後之專者,勸他力信。唯信文意云:

   初之專者,常修一行也。言復專者,當一心也。

   西山亦存此義,惠仁正定鈔言:雖稱名,而列三業中隨一,為讀誦觀察等行相,

   口業謂稱名之方,非正念佛三昧之意,故是猶可謂助業之所攝也。

信心稱名者,自具五正行,云何讀誦,如玄義分云:

經者經也,經能持緯,經能持法。(略鈔)六字名號,能持萬德,是名為經,如大經說,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特留此經,止住百歲。禮讚釋云,萬年三寶滅,

此經住百年,爾時聞一念,皆當得生彼。

人壽十年,刀兵劫時,閻浮提中,無黃卷經,縱令有經,誰說誰聞。

所言經者,六字名號。故選擇集釋此事云:此經止住者,即念佛止住。

名號是真之根本經,稱之即是真讀誦行。

云何觀察,信名號之心,是為真觀察。且如觀經說,下輩罪人,聞信名號作得生相,

是名為下輩生想第十六觀。(祖言正受者金剛之真心。)信心豈非真觀察耶。

云何禮拜,恭敬名禮,禮通三業。十住婆沙云:身口意業禮。

信心是意業禮,稱名是口業禮。

云何稱名,不待言矣。

云何讚歎,信心稱名,即讚嘆行。論長行云:讚歎彌陀,隨順名義,稱彼如來名。

銘文云:稱南無阿彌陀佛者,即成讚歎之言也。

信心稱名所具五行,其體一念佛,何正助之有,為令眾生入此宗極故,五行別開,

簡判助正耳。

(六字名號容易執持,縱使你非有一定要有所執持的自力行者,也可以專持名號。

眾生的心,出處都可以攀緣,但是就是無法在般若上,名號是無上般若,

但不顯示般若智慧的利,這裡的利不是利益,是利刃的利,般若是大智慧故利。

阿彌陀佛的名號,南無阿彌陀佛,顯意上沒有般若的利,眾生不用在此下功夫。

眾生無須在此六字名號上下功夫,只要執持即能得蒙攝取不捨之利益,故是易行。

但是,當之,此六字名號乃是阿彌陀佛在因地所成就的,是法藏菩薩的全功德。

法藏菩薩以五劫的時間思惟,以兆載永劫的時間,積功累德,所成就的大般若。

故若論隱意,南無阿彌陀佛,具無上之般若,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是無上大寶筏。

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皈依三寶,就是成就佛道,是佛的功德迴向。

若一心稱念佛名,生已往生想,即是正行,其他禮拜等,則為助業也。)

過去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

疏釋迴向發願心,有其三釋。

一約自力。二約他力。三約還相。(迴向之名,有其四義,如玄義記。)

過去下,至故名迴向發願心也,約自力釋。

化卷裁取之,以證明自力迴向發願心,如彌陀教弘願一乘隨自意門。

不許佛外執有自善可迴願法,故前文示信機無善,如釋迦教定散要門,

許佛外見自善根故明自他善根迴願。

身口意業者,自己三業也。

世出世者,楷云初福是世間善,戒行二福是出世善。

傳通記言,有漏名世間善,以無漏善為出世間。

今指凡夫所修,故局有漏而已。

(曾無一善,我得以往生全仗佛之願力,不可以生我能之想,因為真的不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