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

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問:就機分曰云何得入故。

答:又就機曰,實難欣趣。

欣欣求也,趣趣入也。

知實難趣是信機也。

正由下,約法答得入之由。

信託使入是信法也,五乘自善非入報因,唯以託願為其正因。

故云正由,由猶因也。

託佛願者,託依投義,前曰皆乘(今文託字)彌陀大願業力(今文佛願)是也。

傳通記曰:言佛願者,指六八願,於中凡夫(人天)所託願者,

初十一願及十八十九等之諸攝凡願。二乘所託第十四願。菩薩所脫二十二等,

攝菩薩願。

今謂,前舉法身土因云一一願言稱我名號等,以攝諸願歸第十八願。

今明生因言佛願者,指第十八其義必矣。

作強緣者,前云為增上緣者是。

使齊入者,齊齊等也。六要鈔曰:齊有齊下齊上二義。

言齊下者,謂淨土教本被凡夫,仍以凡夫為其正機,是故三乘皆同凡夫入彼報土。

言齊上者,所謂報土所入之機本是十地菩薩等也。凡夫雖非所入之限,

由佛願故同其上機齊得生也。

存公以謂,彌陀真報固是常途他報身土,故鈔前文釋佛身云:

此顯常途三身中報,而酬別願所成身也。

今判土云十地所入,恐非祖意。(上如所引和讚等文)末學思焉。

今謂,齊言示一因一果。(揀異自力多因多界)

謂,五乘人齊託佛願同一念佛,即是一因。

鸞公所謂同一念佛無別道故即此義矣。

齊入真報同證智慧無為法身,即是一果。

今家所謂淨土無生又無別,究竟解脫金剛身,即此意矣。

得齊者,佛願所為,毫非己功曰致使。

問曰。若言凡夫小聖得生者。

何故天親淨土論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

此就上答(凡小齊入)發二疑難。

未許前說故著若言。(異次上問許前所說以云既言)

一若言垢障凡夫得生者,何故天親往生論偈說女人根缺不生,

 此二垢障深重凡夫,例知餘凡又應不生。

二若言小聖得生者,何故論云二乘不生。

今彼國中現有二乘。如斯論教若為消釋。

此就經論相違發問。

經(三經)說彼國現有二乘。論云不生,如斯論教(論能詮理示眾曰教)

與經相違,若為消釋。

消者解也,釋者說也。

三經但說聲聞無數,不云緣覺。

今言二乘,如楷定記具辨。

答曰。子但誦其文不闚理。況加以封拙懷迷無由啟悟。

今引佛教以為明證。卻汝疑情。

其者指論,謂但誦論不生之文,以謂不得往生之義。

不闚識小心不發生之理,故云誦文不闚理也。

自力確執謂之封拙,封者緘也,拙者屈也。

又不巧也,疑惑他力謂之懷迷,以封拙懷迷,故無歇悟正理。(他力教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