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云:仰願一切往生人等,善自思量己能,今身願生彼國者,
行住坐臥,必須勵心尅己,晝夜莫廢,畢命為期,上在一形,
似如少苦,前念命終,後念即生彼國,長時永劫,
常受無為法樂,乃至成佛,不逕生死,豈非快哉!應知。
(已上)
次釋《禮讚》前序終文,上明專修雜修得失,今就專修勸進信行。
善自等者,言顧涯分。一本為已,今己為正。
上在等者,《大經》說云一世勤苦,是則不知後樂,迷以一旦策勵為苦,
此非實義,故云似如。
前念等者,明得往生利益速疾,或云如彈指頃即生彼國,
或云如一念頃即生彼國,是其義也。但我上人別存一義,《愚禿鈔》云:
信受本願,前念命終,即得往生,後念即生。(已上)
是就平生業成之義所顯橫超頓速益也。
言『真佛弟子』者,『真』言對偽、對假也。『弟子』者,
釋迦諸佛之弟子,金剛心行人也。由斯信、行,
必可超證大涅槃,故曰『真佛弟子』。
言『言真佛弟子』等者,〈散善義〉意,隨順二尊諸佛之意,故有此名;
《般舟讚》意,以行佛語生安樂土,又得此稱,彼此二文同,
以淨土修行之人名真佛子,尤可信仰。
由斯等者,問:應言可得往生之益,何云超證大涅槃耶?
答:往生初益,涅槃終益。亦依生即無生之義,往生即是涅槃極理,
是故從勝云證涅槃,是依必至滅度意耳。
《大本》言: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
眾生之類,蒙我光明觸其身者,身心柔軟,超過人天,
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
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已上)
次《大經》二文,三十三、四之兩願也。第三十三者,觸光柔軟願。
問:光明功德在第十二,何重願耶?
答:彼攝佛身,即為光體;此攝眾生,即為光用,體用異故,二願是別。
蒙我等者,《平等覺經》、《大阿彌陀》共云見我,蒙約冥應,
見約顯益,但雖言見,約心見者,同屬冥利,此願正顯如來無瞋,
善根之利,是歡喜光所照益也。
問:光明所治限瞋恚耶?
答:就言柔軟雖象無瞋,兼復可攝無貪、無癡,所以知者,成就文云:
遇斯光者,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踴躍。(已上)
柔軟、歡喜就願意顯說無瞋益,三垢消滅顯其消滅廣亘貪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