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然上人說:黃金一色者,色體不變常住無漏故。
一切諸佛,皆為顯常住不變相,現黃金色,是觀佛經意也。
色者有二:
一者顯色。謂青黃赤白黑正色也。紫綠碧紅驪間色也。光影空一顯色等。
二者形色。謂長短方圓,大小麤細等也。
今願顯色,次願形色。
次明選擇者:
佛本何故發此願者,見或國土,人天身色,五色不同,互生勝劣情。
各懷憂惱心,如迦留陀夷身體所發出是黑光,產婦見到因驚怖而流產。
阿難皮膚白色,很是可愛,有一位生性較淫蕩的婦人見到了阿難,
因為見到美男子,忘了自己抱小孩,失手而使自己的小孩掉到井裡。
這些都是因為膚色所造成的困擾。
這世界人種很多,膚色也各有不同,故形成各種的種族的問題。
縱使諸相具足,若有長短瘦肥好醜不同,不能稱為一味果相。
又縱使形色無好醜,然而眾色各異,亦非平等一相,如有黑白二類之人天。
諸相具足,無有好醜,又同一金色,才方成為平等一味果相。
在印度,人種的膚色也有很多種,而各膚色中以金色為最尊貴,故之。
《長阿含經》說人有七種顏色:
『有人金色,有人火色,有人青色,有人黃色,有人赤色,有人黑色,有人白色。
諸天阿須倫有七色,亦復如是。』
三通妨者:
佛三十二相有身金色相,只取顏色之勝,而成為一相,故今取純一金色,
無有優劣,而成為願體。
人的愛憎心有如猛火,所謂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很可怕,應該避免。
為了免除因為膚色所引起的分別及歧視,所以佛願眾生生者皆真金色。
所以經上說:『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
這裡的智慧高明等是六通願的成就,咸同一類就是本第三願和第四願的成就。
而這些都是要達成必至滅度願成就的別相。所以說,自然虛無等。
法事讚說:『淨土無生亦無別,究竟解脫金剛身。』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淨土,叫往生,是往一個無生亦無滅的境界,叫往生,
這無生無滅的境界,也就是成佛的境界,不是說死了叫往生。
這裡誤會就大了,人死了就叫往生,那經上說的即得往生就不敢領教了。
信有淨土,信阿彌陀佛的願力,起願往生心,佛說即得往生。
如果解釋說,於極樂世界起欣慕欲往生心,就馬上死掉。
這樣的話,先不講死後馬上蒙佛攝取,往生極樂成佛。
說信了後,馬上就死,這對一般的信心不堅,或是凡心還在的人,
這無論如何是不能接受的,因為對死後的未知,對生的眷戀,不可能答應馬上死。
這往生不是馬上死,這死是報盡後,就是說壽命終後才死的。
是信入後,馬上為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攝取不捨,這是佛的願力。
這也是行者必須要信入的,在這之上是沒有商量的餘地。
這裡的信如果不堅定,那麼往生的事業也有可能不能成就。
所以這往生就有很多的種類,雖然同是佛願成就,但千差萬別。
信佛的救度,無疑無慮,當下就信心不移,果報是往生極樂報土,成佛在即。
有的人,以佛成就的名號,為積功累德,於佛願無法具足信心,
此等之人,心雖繫念佛號,但心疑故,往生不定,或往生後於華胎中,
因疑故,華胎不開,無法見佛聞法,為一大患。
佛願要救度眾生,往生後即至不生不滅之境,而是必至滅度。
必至滅度就是一定成就涅槃,證大涅槃,成佛的意思。
涅槃有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
般若成就法身德,由法身德成就解脫德,也可以般若成就解脫,解脫成就法身。
這三德是一體的,是三也是一,是一但亦是三,即三即一。
這裡第三、四願成就外相平等,第五以下六神通願成就內德無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