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佛陀一生的教法,有分為大小乘,有分為顯密二教。

《往生論註》曰:謹案龍樹菩薩的《十住毘婆沙論》云,

菩提求阿毘跋致,有兩種道:為「難行道」及「易行道」。

「難行道」者:謂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毘跋致為難。

此難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義意。

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

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

三者無顧惡人,破他勝德。

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

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

如斯等事,觸目皆是,譬如陸路,步行則苦。

「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

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毘跋致。

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所說的「易行道」就是淨土法門是,依佛的願力。

又云:

《往生論》是摩訶衍(摩訶名大,衍名乘,漢譯為大乘)之極致,不退之風帆者也。

無量壽是安樂淨土如來別號,

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衛國,於大眾中,

說無量壽佛的莊嚴及功德,即以佛名號為經體。

後聖者婆籔槃頭菩薩,服膺如來大悲之教,榜《經》作《願生偈》。

天親菩薩作《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一般稱《往生論》一開頭就稱: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 願生安樂國

又云:

故曰世尊,此言意歸釋迦如來,何以得知,下句言我依修多羅。

天親菩薩在釋迦如來像法中,順釋迦如來經教,

所以願生,願生有宗,故知此言歸於釋迦,

若謂此意徧告諸佛,亦復無嫌。

夫菩薩歸佛,如孝子之歸父母,忠臣之歸君后。

動靜非己,出沒必由,知恩報德,理宜先啟。

又所願不輕,若如來不加威神,將何以達,

乞加神力,所以仰告,我一心者,天親菩薩自督之詞。

言念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心心相續,無他想閒雜。

(婆籔漢譯為天,槃頭言親,此人字天親,古稱天親菩薩為千部論主。)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龍樹菩薩傳

 大師名龍樹菩薩者。出南天竺婆羅門種性也,天生聰穎出奇,

 任何事告訴他一次,他就能記住,不用再教他第二次。乃至

 和幾位朋友學隱身術,進王宮侵凌宮中美女,使宮女受孕而聞知於國王。

 國王得知可能是法術,安排刀斧手擊殺他們,大師因躲在國王後而逃過被殺。

 逃出王宮後,感悟欲為苦本,發心出家,九十日中誦三藏,盡通諸深義。

 更求諸經都無得處,雪山中深遠處有佛塔,塔中有一老比丘,以摩訶衍經與之。

 誦受愛樂雖知實義未得通利,周遊諸國更求餘經,於閻浮提中遍求不得。

 大龍菩薩見其如此,惜而愍之即接入海,於宮殿中閱藏。

 於南天竺大弘佛教,摧伏外道廣明摩訶衍。

 為禪宗第十四祖,成為中國佛教各宗派的基礎,被譽為中國大乘佛教「八宗共祖」。)

(曇鸞大師,北魏時人,為梁武帝所尊崇,

 故武帝每日早朝前,都向大師住處禮拜後才上朝。

 為往生論作註,是淨土法門重要的著作。

 淨土真宗開山祖師親鸞聖人因為尊崇大師及天親菩薩。

 特別以天親菩薩的親和曇鸞大師的鸞為名,改名為親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