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宗祖聖人判有真實五願,為第十七願、十八願、十一願、十二願、十三願。

依第十八願之願文所稱,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若依此願文,配此真實五願,則可以很容易又清楚的看出真實之願。

第十八願(至心信樂願)─至心信樂

第十七願(諸佛稱揚之願)─乃至十念

第十一願(必至滅度願)─若不生者

第十二願(光明無量願)和第十三願(壽命無量願)─不取正覺

若配以行、信、證、真佛、真土,則此真實五願,其配對情形如下:

行 → 第十七願(諸佛稱揚之願、諸佛稱名之願、諸佛咨嗟之願、往相迴向之願)

信 → 第十八願(念佛往生之願、選擇本願、本願三心之願、至心信樂之願、

               往相信心之願)

證 → 第十一願(必至滅度之願,亦名證大涅槃之願)

真佛 → 第十二願(光明無量之願)

真土 → 第十三願(壽命無量之願)

依諸佛之各於其國土咨嗟讚嘆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能破眾生無明,滿眾生往生。

信卷稱此功德利益為稱名破滿,說:

『爾者:稱名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

稱名則是最勝真妙正業,正業則是念佛,念佛則是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即是正念也,可知。』

破無明滿眾生願,即是即得往生,即得往生,宗祖聖人判為,難思義往生。

故稱名即是最勝之業,眾生往生之一道,信卷說,即是念佛,即是 南無阿彌陀佛。

正信念佛偈讚名號功德說:

『本願名號正定業,至心信樂願為因。成等覺證大涅槃,必至滅度願成就。』

正定業即是成就正定聚之業,而此業因是至心信樂願生之心,此因心之果報為,

成等正覺,證大涅槃,阿羅漢也入滅度,但是稱為有餘涅槃,還要迴小向大。

只有佛證得的是大涅槃,證入常樂我淨的真涅槃境界,大涅槃即是滅度,是成佛。

念佛成佛是《教行信證》行卷引法照禪師語說:

『何者名之為正法,若個道理是真宗,好惡今時須決擇,一一子細莫朦朧!

持戒坐禪名正法,念佛成佛是真宗。

不取佛言名外道,撥無因果見為空,正法能超出世間。

禪律如何是正法,念佛三昧是真宗,見性了心便是佛,如何道理不相應。』

甚麼是正法,若說是持戒坐禪是正法,但是正法才能超出世間,禪律又如何?

不用問別人,問問自己,問問那些一生持戒精進的人,那些坐禪不措的人,

是光靠持戒嚴謹就能得了生死,就能夠超出世間,不用念佛,可行嗎?

坐禪可以了生脫死嗎?所以說「不取佛言名外道」,佛於《無量壽經》說:

『今所問者多所饒益,開化一切諸天人民。』

漢譯及吳譯無量壽經說:

『佛言:阿難!今諸天世間帝王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汝皆度脫之。』

《無量壽經》是一切天人等六道眾生得度之法,因為阿難尊者之問而使得度脫。

所以說「念佛成佛是真宗」,真宗是正法,說「何者名之為正法,若個道理是真宗。」

不適持戒、坐禪是正法,這是佛所說,得度脫之法,這「不取佛言名外道」,

個中道理應該應該詳細,不可以因循,這是自己的大事,馬虎不得。

有人說持戒、念佛,或是坐禪、念佛,我說是腳踏兩條船,這危險!

在修行的道路上,要有決定性,要知道取捨,不可強求,或是猶豫不決。

也不能拿著善知識的話去炫耀,去說給人家聽,把他當成為是自己的話。

善知識的話應該聽,聽聞後要成為自己的智慧,在心裡、行為上、生活上顯現出來。

這時候不用講,都能夠把善知識的話表現無遺,要融會成為自己的知見。

妙好人莊松同行回答同修的話就充份表現出個中道理,說:

『口喚利劍,手執刀鞘,鞘質為木,其飾甚美,豈有刀用!』

別人的話,還沒有成為你的知見前,你講出來的都會是華而不實,只是賣弄而已。

「好惡今時須決擇,一一子細莫朦朧!」那個法是好,那個不行,要分清楚,

必須要有所抉擇,因為事關自己的生死大事,一點也不可以馬虎,不能有朦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