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露亦如電」,如早上的露水,太陽一出來就沒有了。

 

又如閃電,只閃了一下子就沒有了。

 

在《金剛經》中用了六個「如」來形容「有為法」。

 

唐伯虎點秋香的唐伯虎,大家都知道他的一些風流事,但並不知道他是一個佛教徒。

 

他的法名,如他自稱的「六如居士」。

 

「六如」就是《金剛經》裏的「六如」——如夢、如幻、如影、如泡、如露、如電。

 

這個道理很好懂。

 

在坐各位要講起來比我講的還要好。

 

但據我默察這種種的因緣,就這四句是我們下手之處。

 

講雖好講,但很不容易做到。

 

我們不要小看這四句,它是《金剛經》裏我們最易下手之處。

 

但實際上我們很多人沒有做到!

 

因為我寫了一些書,於是便有人知道了我與居士林、佛學院有聯繫。

 

因而有許多信通過居士林、佛學院轉給我,各方面的來信,物件也多了,瞭解的實際情況也多了。

 

我舉一個例子:

 

一個女居士修行了一輩子,她的愛人拋棄了她,跟她離了婚。

 

她撫養著兩個兒子,現在她就是跟這個小兒子鬧矛盾,煩惱的不得了。

 

煩惱一來,就嚷嚷著打,打了之後就鬧,鬧得不可開交。

 

她就很痛恨自己:

 

「我一個有修持的人,我為什麼要這樣做?」這都是她的原話。

 

「一點嗔心火能燒功德林,我修來修去,這一把火把功德林都燒光了,我又得從頭修起,不知哪天又燒光了」。

 

於是她就不斷地在佛像前懺悔,不斷地痛哭流涕,就這樣痛哭流涕達三十多次。

 

你說她對這些話不懂嗎?

 

這些道理不知道嗎?

 

但她還是不行,做不到呀!

 

她說:「我不能懺悔了,我變成了欺騙佛了,我說我改,但我又來犯了。」

 

後來我告訴她說:

 

「你不能不懺悔,你要繼續懺悔,《普賢行願品》裏普賢菩薩就有『我此懺悔無有窮盡……盡未來際』的話,普賢菩薩的懺悔都無有窮盡,我們豈能不懺悔呢!要接著懺!只要做了就再懺。」

 

其實她的矛盾很簡單。

 

她的兒子收入不很多,想從母親那裏拿點錢,花得痛快一些。

 

她就覺得兒子不應隨便多花錢,應當體貼她,應養成簡樸的習慣。

 

就這個矛盾。

 

打完之後,當媽的就哭,哭完了之後就又打。

 

這說明什麼呢?

 

道理懂得很容易,但事情做到卻很難。

 

就這點事,所以她多生以來的習氣,就如油入麵。

 

我們和麵的時候,裏面灑一點油,這油很容易就進到面裏去了。

 

但是你現在想去掉這個習氣,就如同把這面裏的油拿出來,這就困難到極點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