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三者,回向發願心:言『回向發願心』者,過去及今生,

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隨喜自他一切凡聖,

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

悉皆真實深信心中回向,願生彼國,故名回向發願心也。

次所引文,三心釋也。 問:此三心釋第三卷初既引用之,何重戴哉?

答:彼此所引互有除取,即第三卷雖戴自利利他標釋,不引細釋,

是故今具引之等也。但雖不引其本文詞,為知前後,私聊解之,載在彼卷,

所謂總約捨惡修善,別約三業,明其欣厭,又就善惡解真實義,是大意也,

是即諸機自力心也,因茲名之自利真實。於彼利他真實心者,先雖標之,

不釋其相,蓋是如來利他之心,則上釋中言「凡所施為趣求」之義趣是也。

言乃至者,除至誠心之中所言不善三業必須以下,並深心中,

機法二種信心之釋七行餘也,彼第三卷引用之故,今略之耳。

又决定深信釋迦佛等者,問:此釋同在第三,略一段文,

何強引用此一文耶?

答:除彼取此,不必一准,但非無由,機法二種之信心者真實信心,

暫約定散二種之機,雖宣說之,遂同如來利他三信。

今《觀經》中所說定散,正是非彼報土所生真因,以此義故,當卷引之,

表為化土生因者歟。

次乃至者,又决定深信彌陀經以下至云往生之大益也,二十行也,

是又同為第三卷之所引故也。

次又深心深信者下二行餘者,第三卷中所引殘之解釋初也,故今引之。

次乃至者,四重難破以下至就人立信也五十七行有餘是也。

四重難答雖不可除,第三卷中,略初三重及四重初,中間以下簡要,

文言六十行餘引用既訖,是故大概讓前略耳。

言次就行立信者下至名為正六行餘者,第三卷中除故引之。

又就此正中下至言悉名難行,明往生行相文,彼卷中雖引之。

若修前下至言雖可回向得生,明二行得失文,彼卷除故,今具引之,

委舉二行,為令識知其得失也。

三者回向發願等者,於此心中有三重釋,今所引者是其初重回因向果,

自力心也,是故當卷故被引之,下之二重回思向道、回入向利,

第三卷中既引之訖,彼二重約他力故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