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要以為,我念佛可以念得入定了,如何如何了。
這個是我的進步;或以為我能夠講多少多少部經了……這都是務外了。
如果你真是對「如來」所說法,從內心中把他接受下來。
你堅信不疑,這才是「信為道源功德母」。
我們要在「信」上加深認識。
入「寶藏」有沒有空返呢?
可別空入「寶藏」呀!
今天連我也在內,咱們也別空入「寶藏」。
要不空入「寶藏」,要有兩個條件:
一、要有智慧。
智慧如眼睛,能看見哪個是寶,而不至於去揀破爛。
只有把寶找出來了,才有可能去拿寶。
但只有眼睛還不行,要拿還需要手。什麼是手?
「信」為手!
信心才是手,你才不會空入寶山。
如果根本沒到寶山,空手回來那才是錯過,而你進到寶山,而卻空手回來了,豈不如此太可惜了嗎!
「是心是佛」,《淨修捷要》說:「無量光壽是我本覺」。
我們所念的「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
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光無量壽佛。
「無量光」就遍滿虛空,沒有一個地方不存在的。
無量光它普照,你的身、你的智慧、你的一切都遍滿虛空,這是本覺!
「無量壽」就是無窮無盡,沒有終止。
人要想求長壽,大不了活上二百歲。
古大德之中有能活到一千歲的,但究竟是一剎那的事。
這「無量壽」才真正無窮盡。
這個「無量壽」也就是我們的「本心」。
從空間上說,哪也找不到邊,東也無邊,西也無邊,上也無邊,下也無邊……。
從時間上講,過去、現在、未來都沒有盡頭,不可窮盡。
這樣一個大覺的「性」,就是我們的「本心」。
這「無量光壽」是我本覺。
我們人人都有「法身如來」,「如來藏」我們已經下了一個定義,它是什麼意思呢?
眾生煩惱之中有「如來法身」的功德!
不是「如來報身」的功德所化身的功德。
而就是「如來法身」的功德,所以才「是心是佛」。
我們的本心是佛,剛才的譬喻就說明瞭這點。
既然「本心是佛」,有人說「那就行了,我這真行了。」
可是你要知道:我們凡夫就如同是那帶殼的稻子、掉在茅坑中沒洗過的金子、在這模子裏沒被打開的像,因此,要我們去修呀!
天臺宗有言「修德有功,性德方顯」。
這個「修」也就簡單了、直接了。
不是從外面去修,而是你心中就有佛,佛外的有個殼(模),這個殼就是「無明」。
只要一分開殼就見佛了!
所以,所謂「修」就是開殼。
修有八萬四千個法門,但在這一切修行法門之中,我們要想直接了當地「開殼見佛」,莫過於「持名念佛」這個法門了!
它最容易,也最穩當。
因為這個「無量光」就是你的「本覺」!
你在念念中,也就在「無量光、無量壽」中。
你也就是直接了當地開了這個殼。
因此,所謂「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我們這一念相應一念佛,最直接、最了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