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若雖只有一人,得信此不思議之願行者,誠為報佛恩也。

故,《安樂集》云:既有他力可乘,不得自局己分,徒在火宅。

誠哉此言。以改自力之迷執,而轉信他力之處,

釋言:努力翻迷還本鄉。

又釋言:歸去來,魔鄉不可停。(75

淨土法門雖然說是易行道,但是其實是難信之法,這在《阿彌陀經》上佛所說:

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

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說是難信之法,這種說法,乃是因為譯詩鳩摩羅什因應當時的人情,喜好簡短之言詞,

而作的翻譯,譯成為「難信」,依照唐代的三藏法師玄奘法師的翻譯,就是「極難信」。

為欲方便利益安樂諸有情故,說是世間極難信法。

一個簡單而易行之法,卻是難信、極難信之法,可見眾生之心,執著至極,剛強難化。

在這種環境下,能成就信心,本來就是難事,所以這一段一開始說言:

若雖只有一人,得信此不思議之願行者,誠為報佛恩也。

說「若雖只有一人」,可以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就只有你一人,得信此佛恩之信樂。

另外是,你得信心後,為感佛恩故,將佛恩傳布,但是只有一人,能得信此佛恩。

兩種都是難得希有之事,「得信此不思議之願行者」,乃是佛恩之所賜,當報佛恩。

若深究佛法,有漸法,有頓法,有的法不圓滿,有的法是圓法,一悟即成就。

當然法越高,能夠接受體解的人就越少,這很清楚,就如釋尊與諸大菩薩演說《華嚴經》,

說法時,在場的諸大弟子,諸大阿羅漢,如聾如盲,有聲有色但是聽不見看不見。

法高妙故,能接受者寡,甚麼法叫高妙,能即身成佛之法,當然能聽看得見之法更高。

淨土法門就是,能信受者,即蒙佛攝取不捨,即得往生,即住正定聚,不退轉於佛道。

這樣高妙的法,能夠一說就得到大家的信入,那你還要懷疑,是否這法有問題。

先師說:這法如寶塔尖,不可能在寶塔尖上會有洋灰水泥地,可以容下千軍萬馬。

即然是極難信之法,是即身成佛之法,也就是極圓極頓之法,所以法高妙,能入者就少。

能入者少,所以說「若雖只有一人,得信此不思議之願行者,誠為報佛恩也。」

但是為報佛恩故,要能如傳燈,自己的心燈亮了,也可以傳給其他人,讓他的心燈也亮。

第二段引西河道綽禪師的《安樂集》第三大門中,第一辨難行易行道,自力他力的話:

語後學者,既有他力可乘,不得自局己分,徒在火宅。

《安樂集》在這一段話之前是這麼說的:

在此起心立行,願生淨土,此是自力。臨命終時,阿彌陀如來光臺迎接,遂得往生,

即為他力。故大經云,十方人天欲生我國者,莫不皆以阿彌陀如來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若不如是,四十八願便是徒設。

道綽禪師所說,「在此起心立行,願生淨土,此是自力。」

雖說自力,但是阿彌陀佛來迎之時,得即得往生,此即是他力也。

要深知,我之起心立行願生淨土,雖是自力之行,但承佛願力故,將翻自力成他力願行。

應以不能蒙他力而自慚,改自力之迷執為務,善導和尚於《往生禮讚》中勸說曰:

寄語有緣同行者,努力翻迷歸本家。

同行者,得與善導和尚為同行者,真是榮幸之至,但是,念佛行者皆是同行同伴。

所謂:同一念佛無別道,遠通四海皆兄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