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淨土宗-2
總之,我感覺淨土宗和別宗比較,它有四個優點:
(一)是穩。它不像禪宗和密宗,密宗師父很重要,禪宗同樣的要選擇師父,相信師父,靠師父。
如你遇見一位無面目的長老,被他拿一個冬瓜印子,給你一印。
也就是說,你本來沒有開悟,偏偏又遇見一個不長眼睛的長老,拿一個用冬瓜刻成的印,給你蓋印。
冬瓜刻的印,印文必定模糊不清(這是譬喻)。
這位長老有名無實,他自己並沒有開悟,偏要強作會家,給你一個糊里糊塗的證明,印證說你開悟了,你自己也相信是如此,那就永沒有出頭之日了。
所以禪宗的師父也很重要;但是淨土宗不需要這些。
為什麼修行難?
難就難於生信。
但是淨土法門「十方諸佛同讚,千經萬論共指。」
十方諸佛,無量經論,都在給我們作證,啟發人們的信心,所以對淨土法門的信心容易建立。
你只要能信這個法門,由信生願,由願起行,都可以成就。很平安,沒有任何危險。
只要老實念佛,不須東參西訪,自然遠離惡師惡友,不易上當。最穩當啊!
(二)是易。小孩叫他念南無阿彌陀怫,一教就會。
很多一字不識的老太婆就念阿彌陀佛,得到很好的結果。人人都會,可見容易。
(三)是普。它普被三根,上至文殊普賢都求生淨土,下到五逆十惡,地獄現前,念佛十聲,也都往生。
這種根器他都可以普被呀!
(四)是妙。法門非常妙,妙就是你不可想像。
它是「暗合道妙,巧入無生。」
不是要求你完全明白這些道理,才能合道。
而是在你不知不覺之中,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一句接一句。
念的時候很誠懇,很清淨,這些世間的事都不想了。
於是在你這有念心中,只剩了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你就離開妄念了。
若是一上來就叫你離念,這很難哪!
「欲除妄想,去一添兩」,妄想不好,我要去掉妄想,這想就是妄想。
去了一個添了兩個,所以你對於它沒有辦法。
然而你老實念佛,不知不覺就離開了妄想,從有念達到無念,不知不覺合了道妙。
往生見佛聞法而證無生法忍,正是「巧入無生」。所以它極妙。
學法須知綱要,小本的宗要是「信願持名」,有深的信心,懇切的願力,持佛名號,非常簡單,非常殊勝。
大本《無量壽經》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兩個是一樣的。
發菩提心就相當於信願,這個信就是大智慧,不是大智慧不能信哪!
這個信很重要,信是道之元功德之母,信為道元功德母。
深入佛教,信才是能入,才能進門,你要能拿到寶,信是手,才能在佛法寶藏中拿到寶,能信就是很大的智慧。
《阿彌陀經》說,這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唐玄奘大師所譯則為「極難信法」。
可見得能信這個法門,在一切世間,天人之中也都是很難的。
所以常說念佛不難,難於生信。
那麼現在我補充一句:「生信不難,難生正信。」
有很多人他雖然是信,不能稱為正信。為什麼呢?
舉些例子:有些人說:「我生前念一句佛,死了之後到陰間就多一個元寶。」
這當然不是正信了。
還有人就覺得,死是很痛苦,看到修行人死得好些,於是他念佛,只求死的時候舒服點兒。這是第二種。
第三種,他就求佛保佑一切吉祥,求現生一切如意,只求世福。
第四種,就希望我死後也要得到安樂。我活著時候很安樂、很舒適,死後也求這樣。
第五,為了超薦亡靈。自己有個親屬他已經死了,很思念他,那什麼辦法呢?
於是念佛求對亡者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