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經》(北本卷一三、南本卷一二)言:善男子!
實諦者名曰大乘, 非大乘者不名實諦。善男子!
實諦者是佛所說,非魔所說。若是魔說非佛說,不名實諦。
善男子!實諦者,一道清淨無有二也。(已上)
又(北本卷二五、南本卷二三)言:云何菩薩,信順一實?
菩薩了知,一切眾生,皆歸一道。一道者謂大乘也,諸佛菩薩,
為眾生故,分之為三,是故菩薩,信順不逆。(已上)
又(北本卷二七、南本卷二五)言:善男子!畢竟有二種,
一者莊嚴畢竟,二者究竟畢竟。一者世間畢竟,二者出世畢竟。
莊嚴畢竟者六波羅蜜,究竟畢竟者一切眾生所得一乘。
一乘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一切眾生,悉有一乘,以無明覆故,不能得見。(已上)
又(北本卷二七、南本卷二五)言:云何為一?
一切眾生,悉一乘故;云何非一?說三乘故;
云何非一、非非一?無數法故。(已上)
次《涅槃經》文,所引有四。
問:此等經文不說彌陀如來功德,何引之耶?
答:一往誠然,但有深意,一代教文隱顯雖殊,並說彌陀濟凡利生,
得此意時諸文無違。以之言之,或云一道,或云一實,或云一乘,
潛顯念佛一乘之理,粗明淨土一實之義,遙說清閑一道之利。
彌陀妙果號曰無上涅槃,念佛即是涅槃門,涅槃誠說豈以不存彌陀利生!
《二教論》(卷上)云:諸經論中往往有斯義,雖然,文隨執見隱,
義逐 機根現。(已上)
雖無念佛醍醐之文,《選擇集》(卷下)云:若非念佛三昧醍醐之藥者,
五逆深重病甚為難治。(已上)
况於念佛正有一乘、一道 等釋,以此等說和會有由,引證智解仰可信受。
《華嚴經》(晉譯卷五、唐譯卷一三)言:
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
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生,一心一智慧, 力無畏亦然。(已上)
次《華嚴》文,《六十華嚴》〈難明品〉文。
問:此文上引,何重引耶?
答:上引《論註》,彼《註》引故,依載《註》文,不除此文。
今故引之,具出前後,故非繁重。所引下(晉譯《華嚴經》卷五)云:
隨眾生本行,求無上菩提,佛剎及眾會,說法悉不同。(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