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張設者,《玉篇》云:設置也陳也。牀帳者,牀身所安也。

俗作牀同,帳知亮反,帷也幕也。

《釋名》云:帳,張也。施,床上也。小帳曰斗(俗云:斗帳,云:屏風帳。)

形如覆斗也。已上

牀褥者,《苑音》二(十四)云:蓐如欲切。《聲類》云:蓐薦也。

郭璞註《爾雅》曰:蓐席也。按古者薦席通稱,謂之蓐也,然今別有厚氈,

衣以表裏,亦謂之褥。云云

然宋譯,喻求人天果者,宮殿衣服等豐足,而未出三界獄中,常處輪迴不自在。

與魏、唐兩譯別也。於意云何下,正問質也。

對曰:不也,但種種方便,求諸大力,欲自免出。

次彌勒答也。不也者,此王子,不敢在於彼七寶室中也,雖有快樂,為金鎖得罪,

故不樂彼快樂,但方便求諸親識,宰宦長者,近臣等力,以慰喻王心,欲自免出耳。

唐譯云云。

佛告彌勒:此諸眾生,亦復如是,以疑惑佛智,故生彼宮殿,無有刑罰,

乃至一念惡事,但於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得供養,修諸善本,

以此為苦,雖有餘樂,猶不樂彼處。

二合法亦二:初正合,二悔責見佛。此初也。

唐譯云:佛告彌勒如是止雖生彼國,於蓮華中,不得出現,彼等眾生,處華胎中,

猶如園苑宮殿之相,何以故?彼中清淨,無諸穢惡,一切無有,不可樂者。(文)

望西云:疑惑佛智者,合得罪王,生宮殿者,合內宮中。無刑罰等,合無乏少。

如《寶積》云:飲食時來,亦無自然,食具百味食在前,已上不見三寶,合繫金鎖,

不樂彼處,合寧樂彼,此為苦者,胎望化生,且名為苦。

例如下智證,望上智證為苦,非是苦受。

又義寂云:但望勝樂,劣樂為苦。如欣上者,厭下劣定,為麤苦等。雖名為苦,

非苦受也。

又云:問生彼邊地,為是疑心果,為是修善果?

答:正是修善果,非疑心果,但由疑心所間雜故,令所得果,不得純淨云云。

今家意,由修諸功德願生因得生宮殿。由疑佛智,故得不見三寶失也。

不見三寶等者,略舉五失,無菩薩法式一句,攝供養修善中焉。

不見三寶,不得供養修善,於此不自在為苦。其餘飲食樂事,無所乏故云有餘樂,

豈樂彼宮殿乎。《觀經》說,含華未出。今經說,生彼宮殿,自內見之宮殿,

自外見之華。

故唐譯云:眾生處華胎中,猶如園苑,宮殿之想。(文)

《和讚》云:轉輪王皇子等,依前譬說文。次讚云:自力稱名人皆等者。

述此合法文,此諸眾生(自力稱名人)以疑惑佛智故,等意也。

次,劣於信心之人等者,合述法譬二段意。可謂巧妙哉。

若此眾生,識其本罪,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即得如意,

往詣無量壽佛所,恭敬供養,亦得徧至,無量無數,諸餘佛所,

修諸功德。

二明悔責見佛。

唐譯云:然彼眾生於五百歲不見佛。乃至彼等,於中不生欣樂。不能出現修習善法。

往昔世中,過失盡已,然後乃出。彼於出時,心迷上下四方之所,若五百歲。

(華開已後迷者。雖疑罪盡,有殘罪故。然時節不同故云:若五百歲也。)

無疑惑者即(即言即時也。華開出即時。)當供養無量百千俱胝那由他佛,

并種無量無邊善根。(文)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