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義云寒林城也。瓶沙王都初在上第,自犯火災咎,後遷寒林,名王舍城,

當住城故知寒林也。《西城記》云云,具如《傳通序記》一(三十九)。

今謂上第城也。《大論》三(九紙)云:「閻浮提四方中東方為數始,

摩訶陀國最勝,摩訶陀國中王舍城最勝,是中有十二億家。佛涅槃後,

阿闍世王以人民轉少,故捨王舍大城,其邊更作小城,廣長一由旬,

名波羅利弗多羅(新王舍即波吒釐也。),猶尚于諸城中最大,何況本王舍城。(文)

本王舍城者,上第舊城也,更作小城者,寒林新城也,此既佛滅後闍王築之,

佛何住後城乎?今正佛所住處,明知上第城也。

《慈恩傳》云:王舍舊城處摩揭陀國之中,古昔君王多住其內,

其地又生好香茅(勝上吉祥),故取為稱。(矩奢揭羅補羅城,唐雲上茅宮城)

四面皆山,峻峭如削,西通小徑,北有大門,東西長南北狹,周一百五十餘里。

(日本廿五里)其中更有小城,周三十餘里,(五里)乃至宮城東北行十四里,

(二里半)至姞栗陀羅矩吒山。乃至次東北(本城北門)三四里,

至曷羅闍姞利呬多城。(此云王舍闍王所築,立王舍城名改舊名)

內城周二千餘里,而有一門至無憂王遷都波吒釐以城(新王舍)施婆羅門

(波吒釐在新城北,恒河南,至阿輸伽王都此)。

《玄贊》一(四十五)全同之,舊城新城以可見。

然就舊城得名種種不同:

一《楞伽經》說駁足王與千王共立舍城都五山中,名王舍城。

《大論》第三(二紙)有三說:摩訶陀國王有子,一頭兩面四臂,

即裂其身首棄之曠野,羅剎女(闍羅)合身而乳養大成人,力能並兼諸國王。

有天下取諸國王萬八千人,置此五山中,以大勢力治閻浮提,

因此山名王舍城。(是一)

復摩訶陀國王城失火至七,議欲易處更求住處,見此五山周帀如城,即作宮殿住,

故名王舍城。(是二)

復次往古此國王名婆藪,論議入地死,其子名廣事,嗣位為王,由空中告聲,

田獵見五山,作舍住此中,已後次第止住因名王舍城。(是三)

《序分義》說云云,此與《大論》第二說相近。

又《淨影疏》云:此城古昔多有王住,名王舍城。(是四,此說通諸說。)

又《祥疏》云:且依一解,古昔有一國王,名為普明,在舍城中治化,有一尼乾子,

與比丘諍競,詣王決判,時王曲就人情,尼乾得理,比丘不合,則呼天扣地,

其夜宮城隱沒,唯除太子東宮不沒。國人還復舉太子正以見父王無常不肯就位,

則共二大臣詣山隱學,一宿之中天神感之,為王造城郭舍宅,國人別號為王舍城。

自是以來於中立國,相續至今,國名摩訶陀,城名王舍城。

(是五,此與《大論》婆藪緣近。)

又《妙經疏》中一說云:駁足得道,千王放赦於其地,故名地為王赦,

而經家借音為屋「舍」字。(是六)

又《西域記》:頻婆娑羅王失火,為先約移寒林,因名王舍。(是七)

如是諸說不同,是皆經論異傳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