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淨土資糧》中談到了《阿彌陀經》的宗,它的宗是「信、願、持名」。

《阿彌陀經》稱為小經,《無量壽經》稱為大經。

這部大經以什麼為宗呢?

大經就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為宗。

大經、小經,實際上是一部經。

古德有時稱為「大本、小本」,《阿彌陀經》被稱為「小本」或「小經」;《無量壽經》被稱為「大本」或「大經」。

就《華嚴經》而言,《法華經》就是「大經」;《無量壽經》就是「中經」;《阿彌陀經》就是「小經」。

是屬於「華嚴」的同類。

既然知道了這部經的宗旨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那麼什麼是「發菩提心」呢?

為什麼要「發菩提心」呢?

這個「菩提」可以翻譯成「道」,「菩提心」就是「道心」。

也可以說是「正覺」、「佛」。發心是因果關係。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種「菩提」就得「菩提」。

佛法是心地法門,不是別的,完全是你心地上的事情。

你如果發了「菩提心」這個因,必然成就「菩提」的果。

通俗地講,這個「菩提心」就是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這三者圓融為一體的心。

三者為一體的,不是大拼盤,而是「三即是一,一即是三」。

再深入地講,如《往生要集》所言:菩提心分為二種:一種叫做「緣事發心」。

一種叫做「順理發心」。

就是順著這個實際的理體而發的心。

這兩種發心正好與密教相合:這個「緣事發心」,在密宗稱為「行願菩提心」,即所發的廣度眾生的種種大願,是隨著事而發的心。

第二種「順理發心」,在密宗稱為「第一義諦菩提心」或「勝義諦菩提心」。

名詞雖然不一樣,但顯密圓融起來,這兩種叫法是一致的。

據我本人發現,在密教裏許多不好懂的地方,都能從這個顯教的大乘經典裏找到根據。

所謂「隨事發心」,就是煩惱無量誓願斷(法身成就之因)、善法無量誓願修(報身成就之因)、眾生無邊誓願度(應身成就之因)、佛道無上誓願成(求證佛果之因)。

這樣一個發心,擱在一起就是成就「無上菩提」的因。

這個因果是不可思議的!

正如經上所說:「發心畢竟二無別,二心先心難。

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

初發心與最終成佛,兩者是無分別的,一切平等嗎!

雖然是一切平等,但先發心與後成佛的那個心比起來,前者難呀!

為什麼呢?

因為眾生都在迷惑顛倒之中,在這種情況之下,你能生起一念清淨的正信之心,是極不容易的呀!

所以說:「如是二心先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不是為了救自己)

「是故我禮初發心」(所以我要頂禮初發心的人)。

我們不要輕視自己,真正發了菩提心的人,我們就叫他初發心菩薩,稱菩薩了。

你要學般若,就稱學般若菩薩。你應受頂禮,給你頂禮的人都是菩薩,都是菩薩給你頂禮。

真是如此,這個心的果報,當然成佛。

種菩提得菩提,雖是菩提,但華報生淨土,是先生淨土,然後成佛。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個菩提心的心量是廣大無邊的,長遠無限的,所以能感得廣大無邊的依報淨土、長遠無量的正報壽命。

這樣的一個果報,除非是發菩提心,否則不可能承當得起。

這是「緣事發心」的心相。

也就是我們的「四弘誓願」,在密宗稱之為「行願菩提心」。

這個發心相對還是比較容易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