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上六祖得佛衣缽,繼承祖位的因緣,給我們無比重大的啟示,可以歸納成兩個方面:

 

(一)金剛般若在六祖身心的放光。

 

惠能是一個失學的貧苦孤兒,生長在邊遠落後的獦獠區域,勞動為生,十分勤苦,是一個一字不識的文盲。

 

但當他第一次聽見別人念《金剛經》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中豁然開朗。

 

就投奔黃梅,作偈就超過當時千來人的首座(當時唐代的國師神秀大師)。

 

再聽五祖講一次,又是到同一的地方,就大徹大悟,得衣得法,成為第六代祖,即名為佛。

 

何等直截,全顯禪宗特色,「不歷階梯」,沒有什麼過程與位次,沒有臺階可爬,迷即眾生,悟即佛;同時也顯出《金剛經》中無住生心的無上殊勝。

 

這八個字是金剛經關要,也即是世尊成佛證道時第一句所說的話

 

「應無所住」,自然遠離了「妄想執著」,「而生其心」顯明了本具「如來智慧德相」的自心。

 

惠能大師之心正契世尊證道之心,心心相印,所以立地成佛。

 

用譬喻來說,即是諧振,敲響了一個音叉,另一個同頻率的音叉,自然振動發聲。

 

廣播台也是同理,旋鈕一轉,換一個台,實際是換一個頻率,收音機的頻率與發射台相同,就收到了,這就是諧振。

 

佛教的心心相傳,正可用諧振為喻,兩心自然合拍。

 

在六祖大悟所說的那一串「何期自性......。」

 

真是心花怒發,這就是佛教的大光明與大安樂。

 

(二)五祖所說:「不識自心,學法無益。」

 

真是一針見血的無上開示。

 

所以大乘佛法,都強調「先悟後修」,至少也要有個「解悟」,才好避免「心外求法」。

 

現在人都是心外求法,於是好端端的無為法變成有為了,無漏法變成有漏。

 

不是法不好,是您的容器有毛病。

 

曾經裝過「敵敵畏」殺蟲藥,沒洗乾淨就倒了牛奶,吃下去可能會送命的。

 

「行而不解,增長無明」,我們要行解相資。

 

又說:「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不識則無益,若識則成佛。

 

直截了當,洞然明白。

 

不識只因妄想執著,若識則本來成佛久矣。

 

世尊證道到五祖付法,六祖得法,是一脈相承,以心傳心,所以說禪宗是「傳佛心印」。

 

六祖後,衣不再傳,法遍天下。

 

一花五葉,形成五宗(臨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

 

各界人士,婦女幼兒皆有開悟的人,甚至種種外道也都學禪。

 

文人墨客若不知禪,便有孤陋寡聞之感。

 

禪宗不立文字,流傳到現在,只有一千七百多個(術語稱為「則」)公案。

 

記錄了傳心悟道的經過,成為後世的法寶。現在只舉一、二則為例,以見一斑。

 

在唐朝,六祖以下的第四代,藥山禪師,他是禪門的龍象,當時他當地太守叫李翱,也很仰慕他的聲望,就去拜訪藥山。

 

藥山正在安坐,看見太守來,沒有理睬太守。

 

太守恃才傲物,認為我這樣的根器天資,禪師看見我,應該很具禮歡迎才對,怎麼沒有理睬自己,很不高興。

 

就說:「原來見面不如聞名。」

 

藥山就回答說:「太守哇!你為什麼『貴耳而賤目』哇?」

 

為什麼尊貴你的耳聞而輕視你的目睹?

 

李太守還是很聰明,他就瞭解藥山是個禪師。

 

於是問法:「請問什麼是道?」

 

藥山就指指天上的雲,指指地下的水瓶,並問:「你明白了嗎?」

 

太守說:「不明白。」

 

藥山就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李翱就禮拜了。

 

他的答覆,這種禪宗的開示,不是給你談很多道理,都是直指人心。

 

什麼是道?

 

「雲在青天水在瓶」李太守根器很利,他就領悟了,成為藥山很重要的弟子。

 

這裏不宜再作註解,話多了便成畫蛇添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