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蓮如上人說:「我想做的事,都已經完成。親鸞聖人的法振興了,本堂和御影堂蓋好了,

本願寺的住職已經轉交了,大阪的本願寺蓋好了,我現在終於得以退休。

這一生,如這句話所言,『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1465年,比叡山僧兵破大谷本願寺,遂逃至大津近松寺,另建山科本願寺(1483-1532),

並營造大阪石別院,完成本願寺之中興。

*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俗話說「上台靠機運,下台靠智慧。」

就是說,在眾多人中,要爭取一個職位,得位者有很大的原因是運氣,是機會,

因為一般情況下,大家的能力可能都會是不相上下的,所以運氣有很大的幫助。

上了位後,得了權力,享受了利益,這權利與利益的甜頭,很難讓人放手,還想眷念。

但是時間一到,或是說福報盡了,該是下台時刻,要如何取捨,如何下台要靠智慧。

蓮如上人領導真宗,從極為窮困開始,又經歷了天台宗的迫害,寺院被毀還被迫逃離。

從京都轉往大阪,重新開始,建立起新的據點,安定了信眾的心,使真宗得以興盛。

講到「興盛」,平常人會這樣認為,佛寺每天都有人來拜佛,常常有大型的講習開講,

開辦大型的參禪活動、禪七,或是舉辦念佛七,辦萬人齋僧大會,或是萬人念佛是興盛。

如果這樣的認知,表示你還是很世俗,還欠「再悟」或悟債,這些只能算是熱鬧、熱惱。

想想看,花費大筆的經費,用盡了一切的體力,辦了這麼一場大會,事後又如何?

舉辦者和參與者有法喜充滿?能持續多久,過後又如何,後生一大事了了嗎?這重要!

世俗的人,喜歡排場,喜歡被恭維,被人家所尊敬,被捧的高高的,這是尊榮。

這也就是那些宗教販子的機會,他們可以以這種的榮耀,迷惑你,讓你掏腰包,給錢。

想想看,埔里那間廟,將近二十年前,我經過那裡,朋友告訴我,他們每個月光電費,

就要花上二千萬元,所以每次信徒來才開雷射燈,給信眾看,讓他們看到美的一面。

不容易啊!我們都得省啊!建的這麼美是要給你們享受啊!錢掏出來!這是重點。

問題是,這樣的排場,來的信眾有因此得到解脫?沒有!是不是應當要有所反省!

故宮博物院有一件典藏文物,名叫「龍藏」,說見者有大福報,所以那位「阿扁」見了。

請問他又如何,一退位就進了監獄,一關就是幾年,關到生活不能自裡,這就是福報?

這是熱鬧,我加說是「熱惱」,一陣忙熱呼呼的,怕人來少,怕忙不過來,煩惱阿!

要有人決定往生,這才叫興盛,就是一個人都叫興盛,沒有的話都是衰敗,

所以蓮如上人說:「然而,就人未獲信這件事,讓我悲嘆。」

心心念念都是生的往生,這才是聖人,這是真知,蓮如上人用一生建立起此信心。

所以在上人臨命終時會說出,『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把任務交給下一代,傳承。

智者的心裡話,用一生的心血,把阿彌陀佛的願力,親鸞聖人所領納的心,

化成通俗的語言,讓所有的信眾能懂,就怕你不能獲信,到處去訪問,了解大家的見。

一再細心的講解,就是要大家能獲信,就是要大家都得以即得往生,這是大事。

雖說度生是大事,但是還是得隨緣,有時也是急不得,所以才會有「讓我悲嘆」。

人生還是有時盡,緣生緣滅,蓮如上人也是隨緣,時候到了就是放手,交棒退休。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