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論建章云一心(當今所謂發願)歸命。(當今所說歸字)

往生論註上釋一心為信,歸命為行。(彼註文云歸命即是禮拜門)即此義矣。

然發願者若依偈中開說次第。(道俗時下 至願入彌陀界。開說今此發願二字)

似局化他,其實通于自行化他。

如毘婆沙說凡物皆先自利後能利人。

往生禮讚云自信教人信是也。

歸三寶者,此有通局。若為往生,則通自他。

偈敘歸三寶竟。

云我等咸歸命是。若為乞加弘教,則局疏主自歸。

偈云說偈歸三寶是。

三寶名義如義章十、法苑義林章六之本具釋。

今言三寶者,指阿彌陀佛。何以言之。

經中廣說彌陀依正莊嚴,主者即佛,伴者即僧。

依正體者即實相法。釋名門顯示依正三寶其體唯是阿彌陀佛。(四字)

人法名義所攝功德當知。

發願歸三寶者。唯是勸南無阿彌陀佛耳。

若謂勸歸他三寶者,則不但背專念宗意。抑違正雜廢立自語。

楷定釋義,豈其然耶。

問:若爾者,何不直言先勸發願歸阿彌陀佛耶。

答:直勸者亦無所妨。如讚彌陀偈及選擇集等。

  若約廣門。依正主伴人法因果。三寶歷然。

  若約一法,則唯一彌陀。

  故論判三嚴同入一法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

  今就廣門稱三寶者。試開三義以解其由。

  一準諸論章疏例故,多有文前歸敬三寶。

   (或為報恩或為乞加)今文亦兼準彼例故。

  二為示彌陀界攝一切三寶故。謂盡十方一切三寶。

   本來同體互具互融。故彌陀界攝諸三寶。

   偈列所歸法界三寶文中。先標言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法性真如海。

   (此本於往生論言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

   論就智德(光明即智相)名無礙光。

   今偈約壽德稱法性真如。光壽體一相即。阿彌陀名義耳。(如下具辨)

   此示彌陀光壽體內,總攝十方法界一切報化等。

   諸佛菩薩眷屬僧,及其所證所學法寶。

   南本涅槃(真佛土引之)第十三云。

   如來者(佛寶)即是無為。(論文所謂無為法身)無為者即是常。

   (無量壽德)常者即是法,法即是僧。

   此明三寶同體互融。

   真佛土卷引此經文。示彌陀界攝諸三寶。

   所以示者,為破錯會。

   有愚人錯會經說彌陀超世願。應一向專念,乃放蔑謗他諸三寶。

   為破之故。言歸三寶,以示皆是彌陀界中所具人法,不可蔑謗。

   今師釋中嚴誡蔑謗一切三寶。初懺其罪。

   化身土卷引涅槃誡不信三寶同一性相。是故名為信不具足。

   勸章言不可罔諸神諸佛菩薩等。是皆攝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內故者。

   兼為對破彼錯會也。

   或有一類,以一彌陀為其德不慊。別求歸三寶。

   為破之故言歸三寶。以示彌陀界具一切三寶。

   歸一彌陀即歸三寶。其德滿足無所闕少。

   如行卷引源信和尚言:

   佛法眾德海。(僧寶名為眾德)

   三世同一體故我歸命禮,圓融滿德尊。

   此示一切三寶同體。則一彌陀具諸三寶。

   則亦兼為破不慊之情耳。更為證明歸一彌陀即歸一切三寶之義。

   南本涅槃經第八云。於此大乘無有三歸分別之相。

   所以者何,於佛性中即有法僧。為欲化度聲聞凡夫故。分別說三寶異相。

   異相為權,同體為實。

   一佛性體圓具三寶。互相融即如波水濕。

   彌陀全性顯成修三故。

   一體中圓具法界一切三寶。無德不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