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般泥洹經第五云。若歸依法者,應當歸依我。(我者釋尊自稱)清淨妙法身。

   我已具足故,我與諸眾生為最真實法。

   若歸依眾僧,亦當歸依我。諸餘一切眾,皆佛僧所攝。

   我與諸僧為最正覺僧。何況彌陀別願覺體。

   淨經特勸一向專念。豈諸世尊欺眾生耶。

   央掘摩羅經第二說。央掘摩羅曾犯重罪,後值釋尊聞法得道。

   佛為告言,汝受三歸,央掘以偈答世尊言:

   一乘一歸依,佛第一義依。

   佛法是一義,如來妙法身。

   僧者說如來,如來即是僧。

   法及比丘僧。二是方便依。

   是故我今日,歸依於如來。

   如是捨一依,修習方便依。

   是則群癡眾,千佛不能救。

   如來為勸三歸,猶取信於歸佛。

   以顯同體三寶實義。況淨經勸一向專念。

   其聞而外求者。群癡之又群癡。

   而今言歸三寶。示歸佛即歸三。

   以破不慊之情謂者。勿謂此事不文旨焉。

  三為顯勝過自餘三寶故。

   如坐觀初。彌陀三尊。應聲(分別解說除苦惱法之聲)即現住立空中。

   彌陀是佛,二大士是僧。應聲即現者。示佛僧即法。

   立空中者,示此三寶急救臨臨欲入苦機。

   疏釋之云:

   娑婆苦界,雜惡同居。

   八苦相燒,動成違返。

   詐親含笑,六賊常隨。

   三惡火坑,臨臨欲入。

   若不舉足以救迷,業繫之牢何由得勉。

   為斯義故,立攝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機也。

   至下輩文。明急救相。即經文說聞三寶名即得往生。

   示造罪人若其短命。縱不一聲,但聞信名,罪滅得生。

   此乃勝過自餘三寶。待機三業隨功施益。為顯此義故。言歸三寶耳。

   分三尊為佛僧者。權教所說別相三寶。

   (十方世尊為佛,所說教為法,所化三乘為僧。)

   何稱圓乘同依義耶。

答勸錯會謂有別相同體兩箇三寶。

其實唯是一箇三寶。為度權機說名別相。

圓機見之,即別而同。

華手經云。菩薩住是眾相三昧,所知所見,無非如來,無非是法是佛弟子。

此示萬法本來心中同體三寶,毫無他物。

今此觀經所說三寶,自有廣略相入

諸佛菩薩如實證此。諸佛滿證,菩薩分證。未了知者為凡夫。

當知別、圓,地、住已下,未曾知此。故總屬凡夫。

觀經所說固是圓融同體三寶。論以廣略相入示之。

若約略門,三寶同體一阿彌陀。論云。三嚴入一法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

若約廣門,三寶妙相,歷然不混也。

若約廣略相入門,即三而一,即一而三。如波水濕三一無礙之義。

若約略門義。則同一彌陀。何者?經言除苦惱法。(除苦惱之法)

言除苦惱者,苦謂苦果。此有二種。

一分段生死,凡夫所受三界內之生生死死。

二變易生死,三乘聖者所受三界外的微細生死。

經前文說五苦所逼,此舉分段攝變易苦。

故大經說拔諸生死勤苦。以明總除二死苦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