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問:三心之義云何?

答:《觀經》言: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此三心者,本願之至心、信樂、欲生之成就文也。

然則,欲念佛之人,應具此三心而念怫。

一云至誠心者:憑阿彌陀佛之心也。

二云深心者:常稱名號而不疑往生也。

三云回向發願心者:思往生利益眾生之心也。

以譬言之:有人持一大刀,他人問曰:此大刀汝所造乎?

答曰:我毫無所能,此他人所賜也。

又問:汝以此為財乎?

答曰:然也。

獲此大刀者,至誠心也;此大刀乃重要之物,心生愛重者,深心也;

持以切物者,回向發願心也。

如是,遇彌陀本願者,至誠心也;常稱彌陀名號,不為餘行之人所言而傾動者,深心也;

欲往生者,回向心也。

又,女人領解三心時,譬如蒙賜一袋,開而見之,一切財寶,納在其中。

獲得此袋者,至誠心也;此袋有重要之物,心生愛重者,深心也;

取袋中物以應急需者,回向心也。

如是,遇彌陀本願如得此袋,此彌陀名號中,阿彌陀佛從初發心,乃至成佛,

造集六度萬行之一切功德,納於名號而賜與眾生。

此名號故,心生愛重,不為別解別行之人所言破,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者,

因不思議之本願故,迎接如是罪人往生淨土,脫離生死。

直至臨終,口常稱名者,深心也。

又,譬如人之有敵,敵強我弱,不能討伐。

有人言:我能勝敵,依靠我者,代為討伐。

歡喜憑托而奉仕者,不違誓約,得遂討敵。

憑托討者者,至誠心也;奉仕者,深心也;討敵者,回向發願心也。

如是,我等眾生,無始以來,為惡業煩惱之責,輪迴六道四生,不能離生死。

阿彌陀佛之歸我憑我者,得討煩惱敵之誓願故,歸憑阿彌陀佛者,至誠心也;

稱名號而不怠之奉仕佛者,深心也;最後臨終蒙佛來迎而離生死者,回向心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