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念佛這是一般佛教徒日常的修行,
拜佛是對佛的恭敬及歸命等,念佛也表現出對佛的尊敬及信仰。
但是我們必須清楚的知道,拜佛、禮拜不一定就是歸命,
念佛也是一樣,假如沒有歸命的心,不知道、不信知,
是誓願不能度盡我等,
那麼念佛可能只是修定,或是積功累德的手段,不是往生之信。
念佛名號,拜佛像,不是為了要積功累德,更不是為了求福報,
求來生能岀生在富貴人家,得大福報,或是求佛保佑,
是聞名號,拜佛像時,信知我往生之願行已成就,因為名號的成就,
此是具足之信願,故沒有積功累德,也不求福報,
若不是這種心念佛、拜佛,則是不知佛恩,則聞名號、念佛名號,
見佛像拜佛像,如不見不拜,因不具足故,
對於具足,信不具足,這可是天大的差別,有心於淨土法門者,
十分注意。
《涅槃經》對信不具足是這樣子解說的:
釋尊說:我度盡一切眾生而入滅度。當下迦葉菩薩很緊張,問說:
有眾多眾生沉淪流轉於五道不能得出,
世尊回說:眾生有兩種,
所以我們說,佛度有緣人。
但是重點是另外的眾生,不是指人天等,是一闡提。
一闡提,叫斷佛種性,叫焦芽敗種,叫地獄必定眾生。
嚴格來說,當初釋尊在世時,一切有緣眾生都已度盡,
我們是已經成就者?未成就者?
問自己最清楚,不用回答,因為一回答,未成就說成就是大妄語,
未成就者,應該知道,就是一闡提。
如何脫離險境,如何脫離一闡提,唯有 南無阿彌陀佛。
要如何能成就往生,要深信佛所說,聞名號、拜佛像,
我往生已成就。
這也是《安心決定鈔》第三十段所提的:
故聞名號、拜佛像,不聞做為我成就往生之名號,
則不成佛之法藏誓願不虛,
名義相應之名號,名體不二之形像者,是表詮佛體之名號,
而聞與見,聞名號與見佛像是同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