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邦緣熟,調達闍世興逆害;淨業機彰,釋迦韋提選安養。」
上面這段文,出於《顯淨土真實教行證文類》序文中的總序。
講的是《觀經》的因緣。
《觀經》是因為闍世太子受到調達的唆使,而生殺害父王蘋婆娑羅,篡奪王位而起的。
闍世王太子的父王當初為了求子嗣,相師奏於王,有一仙人不久將捨壽,命終已後,
必當投生為王子,國王聞知,將更三年,命使者入山,往請仙人,求此仙人早日捨命,
與王作子,仙人不從,故殺之,而生怨投生。
王子將出生,命師預言此子將會殺父,不宜留之。
母后生時,在樓上產下,讓胎兒掉落樓下,未死但折一指。
故名為折指太子,或為未生怨。
調達雖然出家,恆常妬佛名聞利養,見王世佛檀越,供養諸多珍寶,香華伎樂,
百千萬眾,送上佛會,施佛及僧,無比尊崇,調達見已,妬心更盛。
為達成其私欲,慫恿闍世太子,其因緣,要他殺父篡位,成新王新佛。
闍世太子因其唆使,便拘禁父王自立為王。
母后因怕其夫受難,故種種救難,使其得生。
闍世太子知道後,起殺母之念,為大臣所阻,禁錮母親,母后韋提希夫人因此,
心生厭離娑婆之心,故祈佛教導,出離之法。
釋尊因其請,示現十方佛淨土。
韋提希夫人選西方極樂世界,請佛教導往生之觀法。
佛因其請,廣開正定觀佛十三觀。
又為其講授散善三觀,正是一部《觀經》的定、散善十六觀。
但是依佛本意,此十六觀,是為廢而說,何以見得。
佛於經末告阿難說:
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阿難尊者多聞第一,我們所讀的佛經,都是由阿難尊者聽佛所說,詳細複誦集結而成。
本經,釋尊特別交待,十六觀非所應持,無量壽佛名才是所依。應如是知,做如是解。
當知,釋尊說此《觀經》時間,過後沒多久或說同時,便是開說《涅槃經》之說,
也就是釋尊將入滅度。
釋尊將入滅度,若不再次加強宣導淨土法門,對度眾生出苦海,將有所不利。
故借因此宮中之變,開示淨土法門,讓當來之世,眾生皆有所循,得度脫。
故釋尊加持,韋提希夫人選安養為依歸。
淨土法門是諸佛興世的因緣,但是眾生機緣,智慧微淺,無法理解、得受,
故得借念佛放光,示現不可思議,難見之尊特身,誘導阿難尊者興問,而廣開一代正法,
利益群萌。
又以王宮興逆,韋提希夫人起厭離之心,而再次宣說此法。
最後於一切已辦,不問自說,對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講說《阿彌陀經》,
此十方諸佛共護念之法。
成此淨土三部經,為護念眾生故,一切有緣眾生當於此生信,起往生心。
南無阿彌陀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