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故《選擇集》云:當知以上諸行等(六度、菩提心、六念、持經、持咒、

起立塔像等,孝養父母等,多聞、智慧高才等。)而為本願者,得往生者少,

不往生者多。然則彌陀如來法藏比丘之昔,被催平等慈悲,普為攝於一切,

不以造像、起塔等諸行為往生本願,唯以稱名念佛一行為其本願也。

故法照禪師《五會法事讚》云:彼佛因中立弘誓,聞名念我總迎來,

不簡貧窮將富貴,不簡下智與高才,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文)

宗師曰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者,此願意也。此願實五劫思惟之所願,

選擇攝取之正意。生死出離之強緣,但在此願。稱無上超世者,為之而已。

此願為正因願,餘願為欣慕願,若無此願,則餘願不可成,無往生因故,

若無往生因,則餘願徒設,故餘願攝此願。

故黑谷云:四十八願之中,既以念佛往生之願而為本願中之王也。

宗師云:彼佛今現在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虗,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乃是本願生起本末是也。果成佛意不忘此因願,故來攝取念佛眾生,

以本誓重願不虗故,此願真不可思議,諸佛所稱讚,釋迦出世正意,為此願而已。

次參考諸譯者,漢譯云:乃至諸天人民,蝡動之類,聞我名字,皆悉踊躍,

來生我國。

吳譯第四願云:乃至諸天人民,蜎飛蝡動之類,聞我名字,莫不慈心歡喜踊躍者,

皆令來生我國等。

唐譯云:餘佛剎中諸有情類,聞我名已,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菩提。唯除造無間惡業,誹謗正法及諸聖人。(文)

宋譯第十四願云:所有眾生,求生我國,念吾名號,發志誠心,堅固不退。

(十八願也)彼命終時,我令無數苾蒭,現前圍繞來迎,彼人經須臾間得生我國。

(十九願)此兩願合翻。

然今本十九願折為二分,一行相,二益相,其臨終現前是修諸功德之益。

然宋譯以諸行益合於第十八願者,真假混淆,不善知經旨,讀者思之。

《悲華經》十八、十九願相判然,彼不說二十願者,約法則但是名號,

故與第十八無別故。

後解文者,十方眾生者,顯大願所被機類,十方之言通指所居一切世界,

眾生之言總舉能居諸有機。成就文云諸有眾生,《和讚》會兩文而言十方諸有眾生。

望西云:但限穢土,不通淨土,攝凡願故,不除十惡破戒人故,

所言眾生廣通善惡男女眾生。此依淨影。

今願云眾生,次願云菩薩,既分凡聖,故此願唯穢土攝凡夫願云云

諸家大同之,此《觀經》意也。

今謂:十方眾生之句承前十方諸佛稱讚來。何者?

為以名號使聞十方眾生誓諸佛稱讚,其十方國眾生聞諸佛稱讚名號得三信者,

今願十方眾生是也。然則十方眾生言,何但此界凡夫乎?

若唯此界者,十方諸佛稱讚何用!又何言十方世界普流行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