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家名彌勒付屬文者,文語彌勒,說一念大利,云是故應當專心,信受持誦說行者,

正付屬之義故。

唐譯云:阿逸多,是故告汝,及天人世間,阿修羅等,今此法門,付屬於汝,

應當愛樂修習。

又漢、吳兩本云:我持是經,以累若曹,當堅持,無得為妄增減。(文)

豈不彌勒付屬乎?所以付屬彌勒者,為使後後出世佛傳傳相續,

而此法永無斷絕也,佛佛出世本意故。

其有得聞等者,其者指物之辭,謂通指上三輩、五惡、五善凡夫及十方諸大菩薩等,

為能聞機故云其也。得聞彼佛名號者,聞者聞信。

故《一多證文》云:言得聞彼佛名號者,釋尊說應信本願名號言也。(文)

即是與上聞其名號,及明信佛智同焉。本願名號者,即是諸佛讚歎名號也。

如諸佛所讚,聞而信之,與名號法體相應,名真實信心,故云得聞也。

歡喜踴躍者,《一多證文》云:言歡喜者,先預喜當得事,定可得意也,踊謂踊天,

躍謂躍地,慶心之無究貌也。彰慶樂相也,此獲正定聚位貌也。(文)

謂喜愛所得法,心發動身口,喜無究貌也。又歡喜踊躍,顯宿殖善本。

漢、吳兩本,廣說其義云:佛語阿難阿逸多等,若善男女人,前世宿命行善,

所致相祿,乃當聞無量清淨佛聲,慈心歡喜,一時踊躍,心意清淨,

衣毛為起淚出者,皆前世宿命作佛道。若他方佛故菩薩非凡夫,其有人民,

男子女人,聞無量清淨佛聲,不信有佛者,不信佛經語,不信有比丘僧,心中狐疑,

無所信者,皆故從惡道中來生。愚朦不解宿命,殃惡未盡,未當得度脫,

故心中狐疑不信向耳。(文)

乃至一念者,《行卷》經云乃至,釋云下至,乃下其言雖異,其意惟一也。

乃至者一多包容之言。《一多證文》云:乃至者,顯稱名遍數無定。(文)

一念者,《行卷》有二釋。一約遍數。《行卷》云:凡就往相回向,有行信,

行則有一念亦信有一念。言行之一念者,謂就稱名徧數,顯開選擇易行至極,

故大本言等。(文)

意云:聞信處,既獲得法體,不可思議功德,寄之稱名徧數顯之。

一念一無上,十念十無上等,此意一念稱名,顯不可思議功德全體而無餘。

聲聲念念,皆如是。

《一多證文》曰:一念者功德至極,一念萬德悉備,萬善皆攝也。(文)

信行一念一宗公論,非可盡于此,具如別章。

二約德相。一者專一義,《行卷》曰:光明寺和尚云一聲一念,又云專心專念。

乃至釋云專心者,即一心也,形無二心也,云專念者,即一行形無二行也。

今彌勒付屬之一念,即是一聲,一聲即是一念,一念即是一行,一行即是正行,

正行即是正業,正業即是正念,正念即是念佛,念佛即是南無阿彌陀佛也云云。

望西云:乃至一念者,為是安心,將為起行。

答依大師意,校願成就,及本願文,定是起行。

故《選擇》云:言一念者,是指上念佛。已上

異譯皆為安心一念者,異譯不同,非適今也。(文)

今謂,於信行不二中,今行為表,何者《選擇集》此一念指上願成就,及下輩一念,

前二文未說功德大利,至此一念,說為大利,故知三處一念,同是信行具足。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