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辨其同者,今經說無量壽佛,放大光明。
《觀經》說,無量壽佛,住立空中,光明熾盛。俱是光壽無量,方便法身。是一也。
(是同之一)
彼此二經,佛身淨穢相別,坐立雖不同,其不捨本願而應大悲者,無以異也。
(是同之二)
《觀經》韋提垢凡女質,今經阿難有學聖者,凡聖雖異,而同見本願成就佛體故,
齊得往生大益則一也。(是同之三)
七異三同略述如是。
普照一切諸佛世界者,無礙光明,普照無障礙也。
吳本云:威神則徧,八方上下,諸無央數佛國。
唐譯云:徧照百千,俱胝那由他剎。(文)
金剛圍山等者,明其十方一切,諸佛世界中,所有悉以佛光照見故。
吳譯云:諸無數天地須彌山止,即皆大明,悉大開闢。
唐譯云:諸佛剎所有大小諸山止,及諸宮殿天人等物,以佛光明,皆悉照見,
譬如有人,以淨天眼,觀一尋地,見諸所有,(此顯使過十萬億之安樂得近見也)
又如日光,出現萬物。(此顯由彼光見彼嚴麗之事了了分明也)
金剛圍山者,望西云:即鐵圍山也。如前已辨。
《略箋》云:金剛圍山者,七金山也,彼山圍繞須彌故云圍也。
皆同一色者,舊解云:佛光所照處,同一色,無異也。(望西、《略箋》)
有說,皆一色,無量光明土相。(《要解》)
今謂,此顯盡十方,不可思議光威德,非謂光明土之相也。
(《正信要解》云:金剛圍山須彌山者,標二乘菩薩。大小諸山者,標大小諸位。
一切諸有皆同一色者,標三乘諸位皆會念佛巳上。)
譬如劫水彌滿世界,其中萬物,沈沒不現,滉漾浩汗,唯見大水。
次譬說,唐譯云:譬如大地,洪水盈滿,樹林山河,皆沒不現,唯有大水(文)。
此言洪水,與今劫水別,今所謂劫水者,大三災中,水災是也。
如《頌疏》云:第三靜慮,為水災頂,此下為水所侵潤故。(望西)
滉漾者,滉亦作潢。(《琳音》及義寂)
瀁古文作漾亦通。(《琳音》)孫愐云:滉漾大波貌也。
浩汗者,《廣韻》浩汗大水貌也。
義寂云:又潢漾廣蕩,不見其際。浩汗者,漫漫不可分別巳上。
言喻一切世界,所有萬物,悉光明所照映,而不見餘物相。唯見同一金光色也。
彼佛光明,亦復如是,聲聞菩薩,一切光明,皆悉隱蔽,雖見佛光,
明曜顯赫。
後合法。唐譯云云。上法說文云:大小諸山。次譬說中;言其中萬物,此合法文云:
聲聞菩薩,一切光明,故不惟彼國聲聞菩薩隱蔽,所照十方佛國中,所有皆悉為,
佛光所融。唯見佛光顯赫,而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