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謙敬等者,示信受相,《琳音》十二(初)曰:謙輕兼反,《考聲》云,讓也退也,

《說文》敬也,《增韻》又致恭也。不自滿也。《易註》卑退為義,屈己下物也。

(文)

《要解》云:謙敬者,淨土安心最要處,謙故捨自力,敬故賴他力,

善導信機信法釋本此。(文)

踴躍大歡喜者,《覺經》四(十七)云:佛語阿難、阿逸菩薩等,其世間帝王,

人民善男子善女人,前世宿命行善所致相祿,迺當聞無量清淨佛聲,慈心歡喜,

我代之喜。佛言,其有善男善女人,聞無量清淨佛聲,慈心歡喜,慈心歡喜,

一時踴躍,心意清淨,衣毛為起拔出者,皆前世宿命作佛道,若他方佛故,

菩薩非凡人。云云

《定善義》引經云:若人聞說淨土法門,聞即悲喜交流,身毛為竪者,

當知此人過去,己曾修習此法,今得重聞,即生歡喜,正念修行必得生也。(文)

憍慢弊懈怠等者,次明有惡不信,憍於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惛迷)為性,

慢恃己於他,高舉為性,弊弊惡人,(《說文》衣敗為弊。《玉篇》曰:弊與敝同。)

《大論》(十八)曰:行邪見人,今世名為弊惡人,後世當入地獄。(文)

懈怠於善惡品,修斷事中,懶惰為性,於諸染事,而策勤退善法者,亦名懈怠也。

《覺經》云:惡憍慢弊懈怠等。由此思之,弊惡通憍怠二。

唐譯云:懈怠邪見下劣人。

惡憍慢攝邪見,《正信偈》,弊懈怠攝邪見,而開憍慢云,邪見憍慢惡眾生,

行邪見人名弊惡人。

故弊惡邪見,通慢怠二,故或合或開無違也。

然古來有二解,一云現生憍慢懈怠者,無宿因故難信此法,前後雖明宿世,

此文現在而簡非器也。

望西、《會疏》、《要解》、《梵響》等諸家,皆此意也。

一義曰,憍慢等,指過去宿惡,非現在惡也,於過去憍慢懈怠者,於今世難信此法,

今生難信,由宿惡故也。

此明難信所以,若現生慢怠,則但是難信之謂而已,不足示難信之所由,今此經文,

示難信之所由故,是約宿惡說,前後諸文皆約宿世說,但此一文何約現生乎。云云

《渧記》承《信偈》剿說長此義也。此二說,各據一義。

 

今按,《愚鈔》下釋,惡見人等曰:言惡見人等者,憍慢懈怠邪見疑心之心人也。

此乃通定散自力人,憍慢即飜上謙敬,懈怠即飜上奉行,其謙教聞奉行,

是弘願他力大信歡喜人也,此因宿世見佛因故,反此憍慢懈怠人,無宿因故,

不但自不信,亦妨他信,故為惡見人,是豈非現生惡哉,何但執一偏,

而未見有祖判耶,若夫約定散自力人,則憍慢者,自力稱名人,人我自覆之失也。

懈怠者,雜修疑惑人之繫念,不相續之失也。

今此經文,翻前二句,而顯無宿世見佛因者,難信此法故。

下二句,承曾更見世尊句結成,可見

又定善義云:如《清淨覺經》云:若有人聞說,淨土法門,聞如不聞,見如不見,

當知此等,始從三惡道來,罪障未盡,為此無信向耳,佛言。我說此人,

未可得解脫也。(文)

此反于前,所引聞即生歡喜人,豈非現生不信之人耶?思之。

宿世見諸佛等,結曾更見世尊等文,又反前顯由宿善信樂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