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前的今天,當時的美國總統甘迺迪在德州的達拉斯遇刺身亡。
甘迺迪總統是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他成功地阻止蘇聯的核武威脅美國本土。
當柏林圍牆築起時,西柏林的居民心中無比的恐慌,因為他們感覺到被遺棄。
當時瀰漫著社會主義將是世界的潮流,美國向蘇聯妥協,築起了柏林圍牆。
冷戰時期,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對立,明顯的區分出共產主義及美式的自由。
當時的柏林正是這種對立的前哨,對德國對美國,尤其是身歷其境的西柏林人民。
甘迺迪總統就在這種的氛圍下,訪問柏林,為這前線的柏林打氣。
標題是我借用他的名言,「Ich Bin Ein Berliner.」,英文為「I am a Berliner.」。
當時的演說萬人空巷,整個廣場,廣常邊房子的陽台都擠滿了聽眾。
宣告世人民主自由的價值,如果有人有意見,「來柏林看看」。
柏林人應以身為柏林人為榮,說出這一句名言,「Ich Bin Ein Berliner.」。
這一次的訪問,安定了西柏林人民的心,確立了民主自由的價值。
五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們緬懷著先賢,更應以此為自我勉勵。
台灣人這幾百年來,為外族的侵略,為了自保,丟棄了祖宗,認賊作父。
藏起了原來的我,我的祖先,歸化成為侵略者的從屬,而迷失自我。
現今之際,不只如此,正要被賣,這裡的人還樂得幫人數錢。
古人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祖先為了生存,自我矮化。
台灣人現在的問題還是生存,不努力的話,將很快成為「清國奴」。
這句「清國奴」,是日本人勉勵台灣人站起來的話,要活得像人樣。
「清國奴」,有清一代,滿洲人以二千萬人統治著四億的漢族人。
官員身上穿的是有馬蹄袖的服裝,見到皇帝要把馬蹄展出,跪著四足著地。
雙腳事後足,兩隻手就是前足,就是十足的畜牲,難道這些官員不知道?
不可能!這些漢民族的菁英不可能不知道,但是利益、權利、權力,迷失了他。
寧願斯文掃地,寧願受此大辱,犧牲自己的尊嚴,犧牲民族的尊嚴,換取利益。
隔壁的國家,日本,一直是看不起這一群人,所以直呼他們為「清國奴」。
知道台灣人的歷史淵源,要台灣人覺醒,先從尊嚴建立起來,這才是重點。
從生活起居出發,要自動自發,要勤勞,公德心,要有衛生觀念,建立起自信。
告訴台灣人,不要做「清國奴」,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台灣人,這是自信心。
今天的台灣人,應該有很多人已經忘記了這一些歷史,忘了自己是台灣人。
在此緬懷先賢,也在此以甘迺迪的名言勉勵我,也勉勵台灣人,告訴自己:
『Ich Bin Ein Taiwanese』,『我是台灣人』,『I am Taiwanese.』以身為台灣人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