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管是什麼樣的人,蓮如上人都心懷悲愍。

即使是聽到大罪人被處死刑了,他也會很哀愍。

他說:「要是能免一死,還能改正此心。」  

犯錯的人只要有悔改之意,蓮如上人都會立刻原諒對方。

「惡人正機」這是阿彌陀佛的心,為憐愍眾生故,要救度一切眾生,誰是正機?

那自己清楚認知,自己無力出離,認知自己流轉於五道,造了太多的惡,為業力所牽。

就像馬,好的馬只要騎士揮著鞭子,馬匹看到鞭子的影,牠就知道主人要他快跑不用打。

差一點的馬,要騎士用鞭子打了,才知道要跑,可是已經被打了,鞭子已經上了身了。

更差的馬,雖然鞭子打了,還不知道跑,騎士必須要用腳上的馬刺刺牠的身體,

在劇痛下,在流血的狀況下,牠才意識到,不跑不可以,不然的話,將會是遍體鱗傷。

眾生也是如此,有大智慧的行者,聽釋尊的教導,知道娑婆世界的苦,因此起厭離之心,

依法尋求出離之道,遍尋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皆無力,此時聽聞阿彌陀佛的救度,

即時醒悟,知道往昔錯用心,捨自力全歸他力,欣喜而生願往生心,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佛在《觀經》上特別讚歎行者,說:人中分陀利華。又說:觀世音大勢至菩薩為其善友。

再次一等的人,在娑婆世界混,也知道有因果,但是在利益及權力下,迷失了自我,

追求著名利,也造了許多的惡,在臨受刑時,接受善知識的教誨,接受他力欣慕極樂。

再等而次之者,一生造惡,只知追求名利,不知道悔改,在臨命終時,火車現前,

雖有善知識開導,沒有福分,聽不進去,佛憐愍故,因此隨其進入地獄,善加開導之。

要知道,地獄的眾生有一項缺點,就是記憶不好,菩薩為了度脫他,教他念佛,

教念南,下一字無,忘了上一字,又得回來重新教,這是業力故,使他無力接受。

經上說,雖然地獄眾生業報重故,難以修福,地獄眾生能念佛,報盡成就清淨蓮華菩薩。

所說的佛度有緣人,不是指阿彌陀佛,因為阿彌陀佛和諸有眾生都有緣,佛不捨一人。

在認真的說,「從門入者非家珍」,指的是八萬四千法門,任何與你不相應的法。

淨土法門不同,是「家珍具足」,因為「南無阿彌陀佛」,與我們同生,不離不棄的。

阿彌陀佛是這樣對待著每一眾生,經說:佛待眾生等同一子。就是這種的心,無緣慈。

阿彌陀佛都是這樣了,我們身為阿彌陀佛所攝受的行者,又如何可以有不同的心態。

看佛如何救度眾生的,二次大戰,日本的甲級戰犯,東條英機的最後生,就是例子。

〈正信念佛偈〉這段偈最貼切:「一生造惡值弘誓,至安養界證妙果。」

東條英機身為甲級戰犯,他的最後是被判絞刑,而且上了絞刑台,被處死。

但是受佛的攝取不捨,為佛的弘誓所披,他最後是明明白白的,坦然的面對絞刑。

下面是他臨行前所寫的詩,沒有恐懼,對阿彌陀佛的救度,滿心歡喜,說:

再會罷,有為之遠山,今天得翻越,往生彌陀所。不勝歡喜!

從明天起,心無顧忌,彌陀之所,安然長睡。

太陽月亮,就像螢光,一路邊照,彌陀光芒。

明理的人,也就是明信因果的人,知道自己所造的業,二戰的殺戮,如何得以償還?

但是在信入阿彌陀佛的願海中,知道沒有功德能比佛大,沒有罪業阿彌陀佛不能消者。

如山高的業,今天依佛院而越,沒有所顧忌,所以是安心,佛的光明,帶領著我往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