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又言如是者即此指法定散兩門也。

是即定辭。機行必益。此明如來所說言無錯謬故名如是。

從此已下廣釋。

於中先釋如是,有其三義。

此一機行必益之義,如是者指法。定散兩門者。

問:何不指於念佛。

答:指定散即指念佛。付囑文說持是語者(指於定散)即持佛名。

  釋云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乃至,一向專稱彌陀名。

  或云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即此意矣。

是即等者,(是字非楷如是之是)轉釋上義,何以指法名如是者,是即印可決定之辭。

機行不虛必有其益,是故印定名如是也,此明等者更轉釋上。

何故此法機行必益。

釋曰,此明如來所說言無錯謬,無錯謬故行必益也,行必益故,印定所說名如是也。

錯錯亂也,謬與繆同,言理誤也。

(佛於經末,由王宮回山之前,付囑阿難尊者,說:

『汝好持是語,持是語即持無量壽佛名。』

今《觀經》一部,顯說即是十六觀,前十三觀為定善觀,由日觀至雜想觀。

後三觀為三輩九品,論眾生往生之品位,當如何往生。

佛説欲往生者當發三種心,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

具此三心者,必生彼國。這三心如第十八願願文所說。

又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種:

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

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

三者,修行六念,回向發願,願生彼國。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上面這種眾生,佛說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佛等接往生,是上品上生。

佛說經,有因立而說,就是要我們如是的行,如是的作,叫因立而說。

有因廢而說,說了很多的修行方法,講了很多行門,但是要眾生不要行,

這叫因廢而說,《觀經》的十六觀就是因廢說,何以得知。

佛說:『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分陀利華,觀世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佛不讚十六觀行人,直讚念佛行者,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兩大拹士,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下最高之菩薩,佛說念佛行者,為其勝友。

這念佛行者等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這是佛念的行者吧?

而且,念佛人當坐道場,生諸佛家,就是將即成佛的意思。

這裡不是講品位,不是上品上生等,是將成佛的位次,是補次佛。

所以佛讚說希有,說人中分陀利華,分陀利華是白色蓮華。

蓮華的繁殖是靠蜂等小蟲傳播花粉而繁殖,白色的花和任何顏色花一混,

所結出來的種一定不會是白色的花,除非是白色配白色。

在大自然中,由蟲來繁殖,不會那麼的精準,所以白色的話會越少。

所以佛說人中分陀利華,表示稀有,難得有一個念佛人出生於世。

其實淨土法門說是易行道,但是佛說:『易往而無人』。

其實也是,馬上就成佛的法,頂尖的法,聖道門說是圓教的法。

在一個寶塔的頂端,或是說金字塔的最頂端,你說能站多少人,

一個都不嫌多,不用指望說上面有洋灰水泥地,可以容千軍萬馬。

是易行道,是難信的法,佛都預示了,『易往而無人』。

講十六觀,是因為大家都崇尚這難之又難的法,講得越聽不懂越好。

禪宗,甚麼是佛,麻三斤。懂嗎?一頭霧水,就是要你不懂、不了解。

解門一開悟門閉,告訴你了解是害你,要你在懵懵懂懂中去悟。

永明禪師說:「說通宗不通,十人九蹉跎。」

佛說這淨土法門要廢的,就是信佛,念佛是報恩阿,因為信就成就了,

佛又說: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