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諸德本,至心迴向,

 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本願文所對照的經是《佛說阿彌陀經》。

植諸德本,小本經意說念佛為多善根,為萬善圓備,眾善之根本。

說德本,因為佛號為十方三世德號之本,為眾善之根本。

又 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是諸佛德號之根本,為諸德之本名德本。

以萬德之果的名號,為自己之因,故名植,猶如種植之義。

如以果實(名號)植之於地,「果」實成為因的種。

以本願萬德之嘉號成為自己的善根,此乃是自力之機的自我計著。

以佛所成就的萬德嘉號,做為自己的善根,這是自力之失,故為不定聚之機。

本來依佛的本願,稱名即得往生,是正定聚之機,是不迴向之行。

但是以自力心行的念佛之人,妄計本願名號為自己之善根。

此等之念佛,因為不了佛智故,妄自為自己的善根而擬迴向往生。

小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因念佛為多善根故。

但是行人猶信罪福,而修習執持名號的善本,或稱為德本。

以修習執持善本、德本,願生彼國,故仍為自力念佛之行。

要腳踏實地,認清自己,佛的名號是萬徳成就的,但是是佛所成就的。

我們的能力,只能依靠佛的救度,不是把佛的功德當成自己的,是佛所賜。

一個古老的西藏故事,〝賽月童子的父親〞的故事。

一個非常貧窮的人,在拼死拼活的工作之後,好不容易存了一袋子的穀子,非常得意。

回家以後,就用繩子把袋子懸吊在屋樑上,以防老鼠和盜賊。

當把穀物吊好後,當天晚上就睡在袋子下守護,怕萬一。

他的心開始馳騁了起來:

「如果我能夠把穀子零售,就可以好好的賺上一筆錢。

 賺了錢就可以買更多的穀子,然後再賣出去,不久就可以發財,得到人人的尊敬。

 到時候就就會有很多女孩子來追我,我將討一個漂亮的老婆,

 結婚後,不久就會有小孩,………他必然是一個男孩,……。

 我們該替他取個什麼名字呢?

 他看看房子的四周,目光落在小窗子上,通過小窗子他可以看到月亮升起來了。

 多美的月亮!他想著。多麼吉祥的徵兆!那確實是一個好名字。

 我要叫他〝賽月〞……。」

當他在胡思亂想的時候,一隻老鼠找到了路,爬上那袋穀物,把繩子咬斷,

就在他說〝賽月〞這兩個字的時候,袋子從天花板掉下來,當場砸死了他。

當然,〝賽月〞從來沒有出生過。

其實還沒有出三界,在這三界裡流轉,都是虛妄的,都是假的。

就像是演戲,這一次你當英雄,拯救了全人類,做盡了好事。

下一齣戲,你演的是一個大壞蛋,大惡魔,惡事做盡。

還是戲,就依照劇本認真的演,把自己該做的工作做好,無憾無悔的去做。

劇本有的就如實的演,也不必節外生枝,打妄想都是。

俗話說命裡有的一定有,沒有的強求不來,就活得平凡,活在當下。

有一樣東西是大家絕對有的,就是與阿彌陀佛的緣,這是佛發的大願。

不管今生是輝煌騰達,或是一世落魄,都應該定下目標,極樂世界是我的家。

這故事如同黃梁一夢一樣,花花綠綠的人生,一下就過去了。

宇宙只有一個永遠不改變的法則,那就是一切都在改變,一切都是無常。

我們還是有一個不會過去的,那就是真心,那就是信佛的心。

縱使我們流轉於五道,受盡困苦,做盡惡事,佛還是不會嫌棄我們的。

阿彌陀佛看待每一個眾生,都好像是他的獨子,都是珍惜的。

正信念佛偈讚釋尊說:

『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五濁惡時群生海,應信如來如實言。』

釋尊普勸我們往生極樂,於五濁惡世的我們,應信應如實的信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