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見十方各十佛剎微塵數如來,彼諸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 

    我若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如來,隨意即見。 

    我若欲見旃檀世界金剛光明如來、妙香世界寶光明如來、蓮花世界寶蓮花光明如來、妙金世界寂靜光如來、妙喜世界不動如來、善住世界師子如來、鏡光明世界月覺如來、寶師子莊嚴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如是一切悉皆即見」。】   

    參見十方無量無邊如來。 

    彼諸如來不到我處,我也不到彼如來處,可是我就見到佛了。 

    我要見安樂世界阿彌陀如來,想見就見。 

    其他很多很多世界與如來,都是願見就見。   

    【「知一切佛及以我心,悉皆如夢。 

    知一切佛猶如影像,自心如水。 

    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以自心,悉皆如幻。 

    知一切佛及以己心,悉皆如響。 

    我如是知,如是憶念,所見諸佛皆由自心」。】   

    這一段很深入。 

    如果說所現的一切佛都是如夢、如響、如幻,這還容易懂。 

    現長者說「知一切佛及以我心,悉皆如夢」。 

    這「我心」,不就是法身嗎? 

    從法身流現出一切諸佛,諸佛都可說是顯現;那麼,法身是真實,稱為「真如」,稱為「實相」。 

    這個我心,應是真實,怎麼也如幻了? 

    從下一句「諸佛猶如影像,自心如水。」可以深入。 

    自心像是水;佛,像是水中現出的月亮,是水所現的影像。 

    諸佛是自心所現,如水現出月亮,月亮是所現,水是能現。 

    能把它現出來是誰? 

    是水,自心就像水,諸佛如影像。 

    自心是能現,佛像是所現。 

    在有能有所的時候,能和所是對立的,是二,所以都是幻了。   

    在禪宗可以體會這個道理。 

    唐朝肅宗皇帝問南陽忠國師:「如何是十身調御?」。 

    國師回答:「檀越(施主,這裡指皇帝)踏毗盧頂上行」 

    (即是你應在毗盧遮那佛的頭頂上行走)。 

    皇帝說:「寡人不會(我不能體會)」 

    國師說:「莫認自己清淨法身」。 

    正表禪宗要超越法身,叫做法身向上事。 

    禪宗稱初開悟為到法身邊,破重關就安住於法身。 

    還有第三關,是法身向上。 

    重關是安住於法身,宗門叫做陷入法身量中。 

    法身向上才能見與佛齊,(知見才能與佛看齊)。 

    禪宗三關齊破的人,他的見和佛見是一樣。 

    到了向上一路,(從法身還要向上),這是一件大事,是大志氣人做的事。 

    我們往往一點點就滿足了。 

    所以國師說陛下應該在毗盧遮那佛頂上行走。 

    法身向上,這不是語言文字所能表達。 

    所以自心現一切佛的影像,一些影像以及能現的身心,悉皆如幻如夢如響如影。 

    禪宗的法身向上,與密宗大圓滿相通。 

    所以,密宗在毗盧遮那佛上又添了一尊佛叫阿達爾嘛如來,就是表示法身還有向上事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